11月11日,上海金融法院、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威科集团举办“上海金融法院第六批精选案例(中英文)”发布会暨金融纠纷热点问题研讨会,以进一步稳定中外当事人裁判规则预期,保障金融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上海金融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顾全在致辞中指出,案例是人民法院公正司法的重要“法治产品”,权威规范的案例是讲好中国法治故事、传播中国法治声音的“国际通用语言”。作为全国首家金融专门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建院七年多来,坚持发挥金融审判职能作用,大力实施金融审判精品战略,审理了一批具有规则创设意义的典型案例,其中24件为全国首例案件,30余起案件入选联合国贸法会案例库、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人民法院十大案件等。
此次上海金融法院共推介20个典型案例,具有以下特点:案件类型广,案件涉及调解、审判、执行多个环节,其中还包括5件涉外涉港澳台案件;交易种类多,涉及跨境担保、证券交易、独立保函、基金投资、委托理财、票据追索、融资租赁、平台保险等金融交易形态;法律问题新,包括涉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的判断、受托人违反公平分配义务的责任的认定、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中特定委托人知情权范围的界定等。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体现三方面意义价值:一是积极发挥司法裁判规则引领作用。例如在余某诉上海某洲基金公司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中,在全国首次判决私募基金管理人因不公平分配行为承担赔偿责任,促进形成私募投资领域良好法治环境;在全国首例涉员工持股计划证券虚假陈述案中,对于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与证券虚假陈述之间是否存在交易因果关系作出准确认定,对于督促金融机构及上市公司合法规范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有力促推新兴金融业态规范健康发展。例如在某网络科技公司诉某保险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中,明确平台投保模式下保险人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的履行标准,促进保险业更好适应数字化时代要求。
三是充分体现金融司法参与社会治理效能。例如在持票人于出票人破产重整程序终结后向其他前手追索的司法认定一案中,案件确立的裁判规则有助于实质性推动系列纠纷高效化解,防范金融风险。未来,上海金融法院将继续立足金融审判职能,坚持精品案件战略,落实典型案例国际推广长效机制,持续提升中国金融司法的国际影响力,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提供更有力的司法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