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碳酸锂期货价格大幅上行,持仓量增加5万余手。截至收盘,碳酸锂期货主力2601合约报收于87240元/吨,上涨7.36%,远月合约全线大涨。
多位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认为,周一碳酸锂期货价格上涨是消息面和需求端共振所致。11月6日,江西省自然资源厅公示的《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已动用未有偿处置资源量)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报告》(下称《报告》)显示,出让收益评估值为2.47亿元。
对此,中信期货分析师王美丹解释称,考虑到市场此前对枧下窝锂矿复产已进行了较为充分的交易,《报告》反而使市场利空情绪降温。同时,后续矿端实际复产还需经过矿种变更、储量核实、环评修复等程序,实际复产时间目前较难形成明确的一致性预期,供应或在2026年才能得到有效释放,难以对当前的基本面产生影响。
此外,《报告》或导致碳酸锂生产成本上升。王美丹表示,按选矿回收率为65.42%推算,假设冶炼回收率为70%,则对应产出约9.3万吨碳酸锂。按照就高确定的原则,矿业权出让收益还差1.7亿元,折算每吨补1907元。从销售价格来看,锂云母精矿不含税销售价为1347元/吨,按照冶炼加工费3.5万元/吨计算,对应的碳酸锂生产成本约为8.2万元/吨。“碳酸锂生产成本上升增加了后续供应的不确定性,也让市场对江西其他锂云母矿生产成本上升产生一定预期,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碳酸锂价格上涨。”
富宝锂电分析师苏津仪表示,《报告》对江西地区同类型锂矿项目具有参考意义。《报告》明确矿业权出让收益将按实际动用量计征,且不以内部销售价为基准,预示着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可能上升。此外,其他税费政策尚未最终落地,也为行业带来了一些不确定性。《报告》公示期为10个工作日,叠加其他审批流程,市场对矿区短期复产的预期降低,部分市场扰动因素有所释放。
行业出现回暖迹象也给碳酸锂价格带来了较强的支撑。近期,锂电行业相关上市公司股价表现突出。11月10日,国内A股锂电池板块走强,芳源股份、华盛锂电涨停,海科新源涨超18%,孚日股份“3连板”,威领股份、永太科技等多股涨停。“市场情绪与资金动向亦对碳酸锂价格形成推动。”苏津仪解释称,当前锂电市场缺乏显著利空,多头资金流入放大了价格上行空间。
在创元期货分析师余烁看来,碳酸锂期货价格上涨的核心逻辑是当前基本面大幅改善。现阶段碳酸锂市场仍处于供应偏紧状态,库存持续去化。据SMM数据,截至11月6日当周,碳酸锂周度产量约2.15万吨,环比增加454吨。需求方面,11月下游排产量维持环比增长态势,淡季需求超预期支撑基本面持续好转。同期,碳酸锂周度库存约为12.4万吨,环比减少超3400吨,去化速度加快,且产业链各环节库存均有所下降。
“在碳酸锂持续去库且去库速度逐渐加快的背景下,市场对碳酸锂供需格局改善的信心增加。”余烁认为,碳酸锂价格上涨的另一个原因是储能电池订单超预期增加。自8月底进入旺季以来,碳酸锂下游订单环比增加,电池供不应求,且部分环节供应紧缺。以六氟磷酸锂为例,近一个月价格上涨近90%,被视为行业供需格局好转的信号之一。
展望后市,苏津仪认为,短期基本面偏强为碳酸锂价格带来支撑,但市场情绪降温以及企业套保意愿上升等情况可能引发价格回调。中长期来看,市场潜在的复产预期仍将带来一定的供应压力,或对价格形成压制,但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后续政策的执行力度和相关项目复产的实际推进节奏。“从枧下窝锂矿停产后国内碳酸锂产量来看,在上游原料供应相对充足的背景下,碳酸锂供应端已具备在较短时间内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苏津仪表示,未来碳酸锂价格走势将由需求因素主导。
“在枧下窝锂矿未复产的情况下,行业去库态势可能延续到年底,期货盘面的强势表现也将延续。”余烁表示,尽管当前基本面向好,但高价可能会影响下游需求,谨防需求回落引发的价格回调风险。
国泰君安期货首席分析师邵婉嫕也提醒,澳大利亚矿山三季度产量高于市场预期,并有新产能投放,预计在碳酸锂价格较高的情况下,海外矿山将释放产能增量。她认为,当前江西大厂生产成本抬升逻辑已被市场充分交易,后续需重点关注其在年底前的复产情况、澳矿产量以及动力电池淡季需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