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盯上了羽绒服赛道?
日前,多家媒体报道称,高梵已完成新一轮融资,投资方为雷军旗下顺为资本。11月7日,高梵方面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目前不作任何回应。
公开资料显示,福建晋江人吴昆明于2004年创立高梵。此前,他曾代理过皮尔卡丹、KIPONE、雅鹿、波司登、艾莱依等众多国际和国内知名羽绒服品牌,最终选择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并选择在百货商场销售。创立至今,高梵已经历多次转型。2020年,吴昆明决定砍掉鸭绒产品线,主打2000元价格带,确立“高端鹅绒服”、时尚户外的定位。在依靠直播电商渠道快速崛起的同时,近两年高梵又开始重新布局线下,2024年高梵的商品交易总额(GMV)突破50亿元大关。
不过,当下的高梵面临的是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不但有波司登、鸭鸭、雪中飞等羽绒服赛道的传统玩家,还有耐克、阿迪达斯、凯乐石、骆驼、李宁、伯希和、坦博尔等运动户外赛道的对手。即便在2000以上价位段,同为福建晋江的“安踏系”运动品牌,诸如FILA、可隆、迪桑特、始祖鸟等也在攻城略地。
尤其在2025年的冬天,奢侈品消费遇冷、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对于试图对标Moncler、加拿大鹅等国际奢牌高梵而言,这笔融资至关重要。

(根据2025年天猫公布的双11“开门红”阶段成交数据,高梵官方旗舰店的销量位列羽绒服销售榜第四)
转型“高端平替”
公开资料显示,高梵面世之初重点布局线下渠道。根据其官网公布的资料,2007年时高梵已经与全国近300家中高端商场合作,拥有近800家专卖店。
但由于过度营销和快速扩张,高梵的供应链一度崩溃,经营陷入困境。2011年前后,吴昆明借助电商的发展风口,让高梵逐渐从线下转型线上,但因定价策略失误导致库存积压,一度以299-399元低价清仓。
在转型的关键期,高梵选择了切入中高端市场的策略。2020年,高梵全面砍掉鸭绒产品线,专门做高端鹅绒服。高梵打造“黑金”系列,通过在全球建立鹅绒供应链、在巴黎米兰设立奢研中心、在米兰成立户外奢研中心、引入前奢侈品牌设计师等方式,重新打造高端品牌形象。
高端化策略使高梵取得了一定成效。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高梵GMV突破50亿元,其中抖音渠道贡献40%,天猫超30%。
当然,高梵转型的成功,与此前的消费市场变化有关。当前,羽绒服行业正经历结构性变革,高端细分市场成为新增长点。
在消费分级加剧的背景下,部分消费者对品质有了更多要求。贝恩咨询的报告指出,在2000-5000元价格区间的服装品类中,国产品牌份额从2020年的15%增长至2024年的28%。而另一方面,国际高端品牌如Moncler和Canada Goose在中国市场维持高溢价,这就为国产品牌的中高端产品布局提供了机会。
以Moncler为例,其产品定价则集中在15000元—30000元之间。高梵也从中看到了“高端平替”的机会。品类方面,仅保留鹅绒产品线,践行全线高端化策略;在营销上,高梵对标Moncler等在国内高溢价的国际品牌,以“三分之一价格对标国际工艺”吸引中高端消费者。
除了线上品牌营销,高梵近年来也开始重新布局线下门店,实现全渠道运营。今年10月初,高梵在长春、哈尔滨、长沙三地连开新店,进一步渗透北方与华中市场。截至目前,高梵已完成13处线下门店布局,覆盖华中、华北、东北等多个头部商圈,显示出高梵对标国际奢牌的野心。此外,高梵还通过积极亮相国际高端秀场、花重金从爱马仕、Dior、Loro Piana等国际大牌挖设计师团队,甚至加入非遗苗绣、云锦等卖点,来维持高端羽绒服的身份。
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梵可以“高枕无忧”。在高端羽绒服这个细分赛道,许多国产羽绒服品牌诸如波司登、鸭鸭、雅鹿等都开始重点布局。在线下渠道,目前官网公布的信息中,高梵的线下门店还未能在SKP、太古汇、德基等顶级奢侈品商圈布局,品牌价值与国际顶奢仍有一段距离。
此外,在消费者体验上,高梵仍有待提升。在黑猫投诉平台涉及高梵的相关投诉达425条,部分消费者反映存在面料薄、跑绒、开线等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亦有改进空间。
显然,高梵要想继续维持其市场地位,就需要保证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资源整合能力,并且要及时跟进消费需求的变化。
高端羽绒没那么香,高梵又瞄准户外市场
事实上,当前,全球的高端羽绒服生意并不好做。
以高梵对标的Moncler为例。最新的财报显示,截至9月30日2025年前三季度,Moncler集团营收与去年同期持平,实现18.41亿欧元。其中,核心品牌Moncler前三季度营收为15.53亿欧元,相比去年同期也没有实现增长。
而高梵另一个试图超越的对象加拿大鹅,日前公布了截至2025年9月28日的2026财年第二季度财报。第二季度,加拿大鹅全球营收同比增长1.8%。今年7月,加拿大鹅的控股股东贝恩资本还收到多份收购要约,拟以约14亿美元估值将该高端服饰品牌出售。
更危险的是,根据麦肯锡与《时尚商业评论》联合发布的报告则预测,2025年奢侈品行业年增长率将放缓至1%-3%。
这意味着,高梵们还需要继续寻找新的增长极。
目前来看,如今的高梵,并没有一味地依赖高端市场,已经在寻找新场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天眼查平台获悉,近期高梵连续公布了多项专利信息,多为轻户外场景。其官方称,推出的“机能”“风壳”等系列,均强调面料防风防水、耐磨、轻量等功能属性,精准匹配都市人群在多种轻度户外场景下的穿着需求。

相较于传统户外运动,轻户外更注重便捷性、生活化和低门槛。近年来,国内轻户外市场呈现高速扩张态势。2024年,中国轻量化户外装备市场规模达到387.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比增长16.3%,预计2025年将突破450亿元。
2024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发布《关于推动户外运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国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的目标,并要求重点支持高性能、轻量化、智能化运动装备的研发与产业化。
据艾瑞咨询数据,初步估算现阶段我国户外人群总量约为5.4亿人次,其中绝大部分为轻量化户外人群,占比达到93.2%,规模约为5.03亿人次。未来随着轻量化户外运动的持续发展,预计轻量化户外人群规模有望达到7.3亿人次。
与此同时,轻户外市场成为新的投资风口。腾讯在2025年初投资了户外品牌伯希和;阿里巴巴将户外运动列为2025年核心增长行业,通过平台政策系统性扶持赛道内的品牌增长。
从高梵的宣传策略来看,正试图将用时尚户外的差异化概念在户外赛道立足。不过,户外这个蓬勃的市场已经越来越拥挤。尤其2000以上的羽绒服价格带中,始祖鸟、FILA、可隆、迪桑特、凯乐石等专业运动、户外品牌的市场份额也在稳步提升。
在成人线之外,高梵也在童装赛道悄悄发力,尝试寻找新机会。今年9月底,旗下童装品牌高梵KIDS在杭州银泰开出首家线下门店。
目前来看,高梵在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渠道的铺设、品牌信任的建立等多个方面,都仍有大量基础工作要做,其“高端平替”、“时尚户外”的策略能否进一步打动中产人群,还需要市场的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