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美国农产品协会齐聚进博会,“农业人”怎么看中美农业合作
来源:第一财经作者:潘寅茹2025-11-07 14:45

“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日前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期间举办,此次论坛由美国大豆出口协会(USSEC)、美国谷物协会(USGC)和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CFNA)联合主办。

中国商务部美洲大洋洲司司长陈超在致辞中表示:“中美互为重要的农产品贸易伙伴,农业合作是两国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互补优势和市场潜力,双方合作互利共赢,为两国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稳定的经贸关系为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环境,而农业合作又反过来促进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中美农业合作空间广阔,双方携手共进,定能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繁荣注入更多正能量。”

美国大豆协会、美国大豆基金会、美国大豆出口协会、美国谷物协会、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美国巴旦木协会、美国棉花协会等14家农产品协会的主要负责人,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中国农业贸易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以及中美农产品贸易专家和学者出席此次论坛。其中,美国加州葡萄酒协会、美国威斯康星州花旗参农业总会和美国种畜和良种出口协会为首次出席该论坛。

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主办方供图)

“压舱石”作用

今年“中美农产品贸易合作论坛”围绕加强中美两国农产品贸易合作和互信、为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和确定性、共同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在全球面临地缘政治、贸易摩擦、供应链中断等诸多挑战的背景下,努力推动农产品贸易在中美关系中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

中美大豆贸易不仅是两国农业合作的重点领域,也是全球粮食供应链稳定的保障。美国农业部《2025农业展望报告》预测,2025/26年度全球大豆产量将达到4.27亿吨,美国贡献超四分之一。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会长曹德荣称:“中国始终坚定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包括美国在内的各国共享发展机遇,推动平等对话与务实合作。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关乎两国,也影响全球经济稳定与发展。维护健康、稳定、可持续的经贸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我们将继续深化农产品及食品领域合作,建设高效务实的交流平台,为两国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美国大豆出口协会首席执行官苏健(Jim Sutter)表达了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前景持续回暖、焕发新活力的期待:“农业长期以来都是促进国际合作与互信的桥梁,而中国始终是包括美国大豆在内众多农产品的重要贸易伙伴。尽管外部环境存在不确定性,我们将继续以开放、共赢的姿态推动贸易关系向前发展,携手各方深化合作,稳中求进,共创长远价值。”

美国大豆协会董事莫岸泽(Andrew Moore)分享道:“当前,中国正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对高标准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美国大豆以可持续、可靠、低碳的优势,能够助力中国实现绿色发展目标。美国农民始终秉持责任与创新精神,致力于为中国伙伴提供优质解决方案,共同推动开放、稳定、互利的贸易关系。我们期待携手前行,为全球提供安全、可负担的食品,共创可持续的未来。”

“只要保持交流,就有可能让贸易变得更好”

美国谷物协会主席威尔逊(Mark Wilson)在会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进博会,“之前也去过其他的展会,也曾在美国组织过农场博览会,但规模根本无法与进博会相比。在这里,我能看到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产品,这是件很有意思的事。”

威尔逊表示,此次参会的主要期望就是与中国的买家交流。“我们要传递的一个明确信息就是,无论两国之间的贸易如何变化,我们都不会离开中国市场。我们已经在这里43年了。我们要继续留在这里,尝试建立更多的贸易关系与友谊。只要有需求,我们的产品可以随时运来。”他说。

美国谷物协会主席威尔逊(第一财经记者周海涛摄)

威尔逊还告诉记者,目前据他所知已有1艘搭载美国高粱的船只离开美国港口、驶往中国市场,“美国的农民囤积了至少2年的高粱产量,这是好事”。

除了大豆,中国也是美国高粱的最大市场。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中国进口高粱865.7万吨,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其中从美国进口了568.3万吨,占比65.65%,为最重要来源地。

在高库存的情况下,威尔逊表示,急需为这批高粱找寻合适的买家。此外,在美国的农产品中,他表示,作为乙醇生产的重要副产品DDG(干酒糟及可溶物),具有高经济和营养价值,中国对高蛋白饲料需求增长也能为DDG提供新市场。

对于一些不确定性,农民出身的威尔逊表示,一年中的每一天都要和不确定性打交道,“我不知道我每年能赚到多少钱。天气也会变。我无法控制市场。所以不确定性一直存在于我的生活中。所以我习惯了。”

威尔逊还告诉记者,美国谷物行业的农民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高企的投入成本和不断走低的价格。“5年前种植等相关成本投入的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现在依旧如此。对于农民来说,要把这份事业传承给下一代真的很困难。”他说道,“但好在农民一直很乐观,也一直向前看。只要我们保持交流,就有可能让贸易变得更好。”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