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晚间,帝科股份(300842)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浙江索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浙江索特”)就发明专利权侵权纠纷,已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涉案金额达2亿元。
公告显示,本次诉讼的核心标的为专利号201180032359.1、名称为“包含铅-碲-锂-钛-氧化物的厚膜浆料以及它们在制造半导体装置的用途”的发明专利。该专利由浙江索特全资子公司太阳帕斯特有限责任公司合法持有且处于有效期内,浙江索特通过合法许可获得该专利的使用权及相应诉权。被告浙江光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未获得专利权人及浙江索特许可的情况下,大规模制造、销售并许诺销售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的光伏导电银浆产品,严重侵犯公司的合法权益。
据此,浙江索特提出三项核心诉讼请求:一是判令被告立即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并销毁专用生产设备及模具;二是要求被告赔偿经济损失及合理维权费用共计2亿元;三是判令被告承担全部诉讼费用。目前该案已获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目前尚未开庭审理。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光伏行业“内卷”加剧的背后,知识产权侵权是重要原因之一。光伏产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核心技术研发需要企业投入大量资金、时间和人力成本,但部分企业为快速抢占市场,绕过研发环节直接抄袭侵权,以低成本复制产品参与价格战。该行为不仅直接损害了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更打破了行业公平竞争秩序。当创新投入无法获得应有回报,企业便会失去研发动力,转而陷入低水平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整个行业发展质量下滑。唯有尊重知识产权,让创新企业的技术价值得到充分保护和体现,才能引导行业资源向研发创新倾斜,推动企业从“价格内卷”转向“技术竞优”,形成“研发创新—专利保护—价值转化—再投入研发”的良性循环。
光伏导电银浆作为光伏电池制造的关键材料,其技术含量直接影响电池转换效率与稳定性,而涉案专利所涉技术方案正是该领域的核心创新成果。本次帝科股份子公司提起的2亿元专利侵权诉讼,既是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举措,也为光伏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再次敲响警钟。唯有全行业形成尊重知识产权、抵制侵权行为的共识,通过法律手段筑牢技术创新的“保护墙”,才能让光伏产业摆脱低水平“内卷”,迈向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