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校园霸凌,多国开出“药方”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梁凡2025-11-07 08:26

校园霸凌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其危害性,近年来引起了越来越多国家民众与政府的关注。对于如何有效防范、化解、惩戒校园霸凌行为,一些国家从不同层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高校对霸凌者说“不”

据《韩国先驱报》近日报道,在2025招生季,韩国10所国立顶尖大学中有6所拒收有校园暴力记录的申请者,总共45人被拒收。而从2026年开始,韩国所有大学在招生时都必须将考生校园暴力记录纳入考量。

据报道,韩国当前从“书面道歉”到“开除学籍”,将校园暴力处罚方式按严厉程度分为9个等级,6级及以上的处分记录必须记入学生档案,最高等级处分记录甚至会终身保留。大学在录取学生时,可以自行确定衡量标准。

作为韩国教育部2023年公布的《杜绝校园暴力综合对策》的后续行动,2026年该国所有10所国立教育类大学将取消有校园暴力史学生的报考资格。《韩国先驱报》认为,此举意味着在韩国政府加大力度打击校园暴力的背景下,这类考生将被禁止成为教师。

《杜绝校园暴力综合对策》还包括其他一些规定,例如因校园施暴受处分学生的档案保存期限最多可延长至毕业4年后。该规定会直接影响这类学生报考高校和就业。

在韩国政府和高校推出上述严厉手段的背后,是该国校园暴力与霸凌现象的严峻现实。

韩国知名教育培训机构钟路学院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24年韩国各地初中发生提交审议的校园暴力与霸凌事件数量超过1.78万起,同时期高中所报告此类事件7446起。

数据显示,韩国17个市道的初中校园暴力事件审议数量均有所增加。与2003年数据相比,庆尚南道、大田、京畿道、忠清南道、庆尚北道和仁川的增幅均高于30%;首尔的增幅为14.5%。

校园霸凌遍布全球

校园暴力与霸凌现象绝非韩国所独有。早在2019年,联合国发布的《数字背后:结束校园暴力和欺凌》研究表明,在所调研的144个国家中每3个学生就有1个遭受欺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前执行主任亨丽埃塔福尔表示,校园欺凌在短期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况,而长期持续则会导致抑郁、焦虑乃至自杀。

日本文部科学省近期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2024财年共报告近77万起校园霸凌事件,为有相关记录以来新高。

根据日本《校园霸凌预防对策推进法》,“校园欺凌”指“学生因为相关人士的心理、物理攻击而受到的精神上的痛苦”,且不论暴力行为是否发生在校园内,只要参与双方属于同一学校、年级和社团,都属于校园欺凌。

该调查显示,2024财年日本中小学经确认的校园霸凌事件共计76.9万起,范围遍及全国3万多所学校,占全部学校的83.9%。经认定导致身体伤害或学生长期缺课的“严重事件”达1405起,创有记录以来新高。所有霸凌事件中,有肢体冲突的校园暴力事件增至12.8万余起,同比增长18.2%。

据英国“反霸凌联合会”2023年调查数据,全英格兰约有四分之一(23%)的青少年反映曾遭受霸凌。调查还发现,通过短信、社交媒体、线上游戏等方式施加的网络霸凌已成为英国一种新的校园霸凌形式。

法国评估、展望和绩效局的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法国每年有近百万名儿童在学校遭受霸凌,15%的中学生曾经历过骚扰,20%的中学生至少有一次成为网络暴力受害者,6.7%的中学生曾遭受多种形式的重复暴力。

印度教育部门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印度约有42%的学生曾遭遇校园霸凌。大到不同种姓、不同经济地位、不同宗教信仰等,小到学习成绩、性格、身高等,都可能成为霸凌的理由。

多管齐下保护校园

由于校园霸凌现象的普遍存在,且其往往对涉事青少年造成严重影响,如何防范、打击校园霸凌行为,成为很多国家近年来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为此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法规举措。

针对校园霸凌现象,法国政府采取了多项预防和管理措施。2018年,法国政府将每年的11月18日定为“国家打击校园霸凌日”。2024年,法国国民教育和青年部发布打击校园霸凌部际计划,旨在为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更加系统、高效的预防计划,对实施霸凌行为的学生加大惩罚力度,以改善校园安全环境。

2013年日本国会通过《校园霸凌预防对策推进法》,将校园霸凌纳入法律调整范围。2022年,日本《民法》将法定成年年龄由20岁下调至18岁,《少年法》也作出相应调整,把18岁和19岁青少年单列为“特定少年”,加大对他们的刑责力度。

此外,尽管日本现行法律规定,对不满14岁少年儿童不追究刑事责任。但是12岁左右的“触法少年”经家庭法院审理后,将被收容至儿童指导中心改过自新,接受指导。

英国教育部2017年发布了指导性文件《预防和处置霸凌》,北爱尔兰还出台了专门针对校园霸凌的《校园欺凌处置法》并于2021年9月开始实施。英国法律赋予了校内教师在发生霸凌事件时惩戒学生的权力。根据事件严重程度,对霸凌者采取的惩戒措施包括口头谴责、要求道歉、留校察看以及永久开除。

英国一些社会机构和慈善团体也致力于减少校园霸凌,为青少年提供帮助。例如,“反霸凌联合会”作为英国多家政府机构联合创办的公益平台,为青少年了解校园霸凌危害、学习自我保护技能、举报校园霸凌事件及心理求助支持提供了多种渠道和丰富资源。全英防止虐待儿童协会则呼吁推动网络霸凌相关立法,并对社交媒体用户建立起网络暴力预警机制。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