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啦,哗啦啦。”清澈的河水穿过已有五百多年历史的永宁闸,勾连起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上庄、中庄两个村落。
游客沿着玉带桥,从上庄“天官王府”行至中庄“布政李府”,不过几分钟。

晋城市阳城县上庄、中庄连通的水系景观。焦搏文摄
若把时间往前推上几个月,这样的情景还无法想象。
曾经,两个村发展旅游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村与村交界的地方,环境卫生、绿化养护都指望着对方,河道里水草丛生,游客想一次游览两个村还得绕上一大圈。”阳城县润城镇文化旅游站站长王晋强说。
资源无法串联,游客体验打折扣,受影响的是区域旅游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破题关键在“协调”,转机起于“水系”连通。今年,当地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开发,修复古街水系,在立面整治、景观治理上一体谋划,历史上的“白巷里”水镇重现生机。

晋城市阳城县,历史上的“白巷里”水镇重现生机。赵瑞摄
“水系”连通,发展互补。上庄依托古建筑深耕研学游,中庄着力打造特色民宿。不搞重复建设,两位“老邻居”在差异化中,培育起各自的发展优势。
“架起玉带桥,就是有了‘连心桥’,我们一定能把旅游搞得更好。”王晋强信心更足了。
上庄、中庄的变化,是晋城古村活化的生动样本。更多的变化,还在发生。
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保福村,拥有156座明清院落,文化底蕴厚重。
“除了发展旅游,老院子还能不能进一步利用,让村民在旅游淡季也有收益?”保福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晋波时常思索。
“古朴、静谧的环境,不也是直播的理想背景吗?”晋波想到,在古村直播,也许是个新赛道。
说干就干。经村民商议,保福村对闲置院落进行改造,打造“一院十八坊”电商直播产业园,实现“院院都是直播间,坊坊都是打卡地。”

晋城市泽州县保福村,匠人在向游客介绍宫灯制作技艺。王剑摄
走进村里,一阵炸丸子的香气飘来。“表姐美食坊”经营者李彩芳热情介绍,“这是我们晋城的特色肉丸,外酥里嫩,线上也能发货。”
“‘表姐’可是村里的名人!”晋波打开李彩芳的直播页面说,“靠分享晋城美食和直播炸肉丸,她的粉丝已经有11万多了。”
从最初的结结巴巴,到现在的大方自信,从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到尝试参与,如今保福村已涌现出3位粉丝过万的农民主播,带动更多村民触网增收。
电商直播产业园建立起来后,村里还趁热打铁推出优惠政策,企业入驻前5年免租金,后续租金从优。许多外地企业也看到机遇,来到保福村。
“现在本地经营的有山楂坊、烧酒坊、文创艺术坊等,我们还引进了江苏宿迁的多肉坊、山东曹县的木艺坊,村里是越来越热闹了。”晋波说。

晋城市泽州县保福村多肉坊培育的多肉盆景。焦搏文摄
八仙过海,不等不靠。近年来,山西晋城一批“养在深山人未识”的古村落,借力“千万工程”与文旅康养发展的契机,一路闯关,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晋城市高平市中庙村党支部书记李涛给记者讲起一件新鲜事。“以前村民总想往外走,现在看到村里搞旅游、修古建都很关注,主动打电话回村,让我帮忙留意机会。”
“我相信这样的变化只是开始,未来村里的故事,还会更精彩。”李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