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算力产业正增质提速,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化。
11月4日上午临近收盘,博菲电气(001255)突然拉升,股价由绿盘拉升至涨停板。截至午间收盘,该股涨停板封单超4.3万手。公司主营业务为电气绝缘材料等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属于电气设备行业。

早盘电气设备板块大幅上涨的股票还有中能电气、三变科技、摩恩电气、神马电力、科润智控等。
其中神马电力股价涨停,最新股价创历史新高。神马电力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28.49%。报告期内,全球电网投资需求增长,公司出口收入增加。中邮证券研报认为,可再生能源持续高增,全球电网景气度持续提升,公司有望进一步受益。

早盘电气设备板块领涨市场。消息面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第七十四批采购(输变电项目第五次变电设备(含电缆)招标采购)推荐的中标候选人于2025年11月3日公示,涉及变压器、电抗器、补偿装置、电容器等多种电力设备产品,金额超过30亿元。
中金公司认为,特高压有望迎来新一轮设备招标高峰,主网招标延续高景气。特高压方面,藏东南—粤港澳工程于9月开工,蒙西—京津冀已于6月核准,预期自今年底开始多个特高压项目有望进入核准、设备招标阶段,有望为特高压核心设备龙头带来新一轮业绩支撑。
亚马逊与OpenAI签订算力大单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1月3日美股盘前,亚马逊云服务(AWS)宣布与OpenAI签署了一份3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00亿元)的算力合同,标志着全球云计算龙头与AI龙头达成了历史性的首单合作。
根据双方披露的信息,OpenAI将立即开始使用AWS的算力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数十万片英伟达最新GPU(涵盖GB200与GB300系列),并具备扩展至千万级CPU规模的能力,用于支撑从ChatGPT推理到新一代模型训练等多样化AI任务。AWS预计将在2026年底前完成全部部署,并预留扩容空间以支持2027年及以后的增长需求。
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表示:“前沿AI的突破离不开稳定而高效的算力支持。与AWS的合作将进一步强化我们的计算生态,为下一阶段的智能发展奠定基础。”
业内人士指出,此次合作不仅意味着AWS在全球AI基础设施竞争中的又一次重大胜出,也标志着OpenAI在多云战略下的进一步扩展,将强化其在生成式AI领域的长期算力保障。
算力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算力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应用场景不断由通用扩展到专业,推动大规模算力需求从通用计算向异构计算、智能计算转移。大规模算力是人工智能领域模型训练、推理等复杂计算的基础支撑。
无论是基础设施、科技创新能力,还是生态建设、应用落地,中国算力产业正增质提速,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化。
2025中国算力大会上发布的《2025算力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居全球前列。计算力方面,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达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大提升了人工智能技术在行业中的渗透率,智算算力在金融服务、医疗健康、文化教育、交通运输、工业制造、传媒娱乐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催生智算算力需求快速增长。
根据IDC发布的《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1037.3 EFLOPS,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2781.9 EFLOPS;此外,2025年中国通用算力规模将达到85.8 EFLOPS,预计到2028年将达到140.1 EFLOPS。
AI算力牛股频出
35只概念股研发强度高
A股市场布局AI算力产业链的股票多达80余只,截至11月3日收盘,概念股合计A股市值超过6.5万亿元。今年以来,这些概念股平均上涨73.97%。22股累计涨幅翻倍,包括胜宏科技、新易盛、仕佳光子、开普云、源杰科技等。

估值水平方面,在今年市场热炒之后,不少AI算力概念股估值水平明显提升,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的已属少数。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11月3日收盘,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的有6只,分别为润泽科技、沃尔核材、中兴通讯、莲花控股、浪潮信息、沪电股份。此外,3股市净率低于2倍,分别为东软集团、同方股份、光环新网。
市净率最低的是东软集团,为1.34倍。作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公司,公司在医疗健康、智能汽车互联、智慧城市、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众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公司以“AI+数据”为核心驱动力,重塑“智慧医院+智慧卫健+智慧医保”一体化解决方案。公司被赛迪顾问评为“2024—2025 年度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军企业”“2025 年中国人工智能百强企业”。
今年上半年,东软集团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4.84亿元,同比增长约50%,其中AI+医疗领域AI应用合同额3.31亿元,同比增长约60%。在算力网络领域,东软集团推出算力运营平台和智能算力编排调度平台等系列产品,入围中兴通讯ITSM工具平台供应商,支撑智算资源的高效协同。
身处AI算力这一前沿赛道,持续的研发支出对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数据宝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超1亿元,且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逾5%的AI算力概念股有35只。
上述这35只研发强度高的概念股中,今年以来机构调研频次最高的是深南电路,累计获调研36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23.26亿元,同比增长56.3%。报告期内,公司把握AI算力升级、存储市场结构性增长、汽车电子智能化的需求增加的发展机遇,实现了主营业务收入的同比增长。
机构调研频次靠前的还有沪电股份、科士达、芯原股份、龙芯中科、欧陆通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