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晚,新益昌(688383.SH)发布2025年三季度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5.94亿元;利润总额实现0.13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第三季度利润总额实现567.36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205.66%;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增长63.65%。
除利润稳健增长外,公司在机器人领域取得的突破也值得关注。公司于10月12日正式发布具身智能机器人HOSON-Robot,标志着其在“半导体+新型显示+机器人”三维布局中完成关键落子。这款新品依托公司十余年固晶业务的运控技术沉淀,实现了“小脑”运动控制器、灵巧手及关节模组等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生产,构建起坚实技术壁垒。其中自主研发的RMC100控制器,支持64组关节电机同步驱动,同步时间误差<100ns,控制频率达4kHz,性能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技术复用形成的差异化优势尤为显著。新益昌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积累的驱动器、高精度DDR电机等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顺利迁移至机器人业务,使其在“小脑”控制环节成为市场稀缺标的。产品采用的混合智能架构,创新性融合端到端模型与“快慢双系统分层模型”,既能通过VLA模型实现日常场景快速学习,又能在高安全场景启用分层控制降低风险,已完成工业场景初步适配。这种技术协同效应,正加速公司切入高增长市场。
行业红利与战略布局形成共振。IDC预测,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超4000亿美元,中国占比近半且年复合增长率达15%。新益昌于2025年5月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将人形机器人列为战略核心,计划建立常态化研发迭代机制,持续推进核心技术升级。开源证券指出,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与算法积累将助力公司快速抢占市场,成长空间显著打开。
展望未来,随着HOSON-Robot进入小批量量产阶段,机器人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表示将持续拓展机器人在复杂非结构化环境的应用边界,同时深化核心部件技术迭代。在利润高增长与技术突破的双重催化下,这家稀缺的机器人“小脑”标的,正迎来价值重估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