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加速布局,超级风口来袭,资金抢先埋伏(附名单)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张智博2025-10-31 19:43

量子科技概念持续受到市场关注。

今日(10月31日),A股全天震荡调整。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0.81%;深证成指下跌1.14%,创业板指跌2.31%。全市场3759只个股上涨,1548只个股下跌。今日市场成交23498.13亿元,较昨日缩量约1145亿元,本周市场成交金额维持在2.1万亿元上方。

盘面上,影视院线板块走强,欢瑞世纪、博纳影业涨停;AI应用方向冲高,福石控股、三六零等股涨停。创新药板块集体拉升,海思科、昂利康、亚太药业等股封板。下跌方面,CPO等算力硬件股调整,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新易盛均跌逾7%;培育钻石、存储芯片、稀土永磁等前期强势板块跌幅居前。

恒生前海基金表示,预计短期市场以震荡格局为主,后续仍需密切关注政策面、资金面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中国资产正处于重估的趋势中,短期回调不改长期向好趋势,后续市场有望走出修复行情。

量子科技迎来多重利好

在近期的英伟达GTC大会上,英伟达发布了一项名为NVQLink的开放系统互联架构,用于将GPU与量子处理器(QPU)相连接,构建新一代“加速型量子超级计算机”。另有消息称,英伟达正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展量子计算研究。

而不久之前,美国谷歌量子人工智能实验室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宣布在自研“威洛”(Willow)芯片上实现可验证的“量子优势”,其“量子回声”算法运行速度较当前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提升约13000倍。同时,中国电信量子研究院成功实现超过80公里的经典光信号与量子密钥分发共纤传输实网实验,标志着量子通信从实验室走向商业应用的重要一步。

政策面上,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同时明确其为“十五五”规划(2026—2030年)中的“国之重器”,承载着我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制高点的战略使命。

“四川省量子科技产业突破发展行动计划”正在按照正常流程印发。后续四川省相关部门将以落实“行动计划”为总领,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培育、应用推广、要素保障等方面发力,并将配套具体支持政策,推动四川量子科技产业发展。

在技术推进和政策护航的大力支持下,二级市场的热情被迅速点燃。10月以来,多只A股量子科技概念股持续上涨,国盾量子、科大国创、神州信息、西部超导等多股月内涨幅在20%以上。美股市场中,10月以来,D-Wa­ve Qu­a­n­t­um已累计大涨46.14%,Ri­g­e­t­ti Co­m­p­u­t­i­ng累计大涨42.73%。

《2025—2030年量子科技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量子科技市场规模突破61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达115.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30%。长期来看,IDC预测,到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2022年至2030年复合增速将高达79.72%。

这些量子科技股10月获融资客加仓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了2025年10月(截至10月30日)融资净买入额居前的量子科技概念股。其中,融资净买入额超过1亿元的个股有9只,中兴通讯、西部超导、国盾量子、中航光电、科大讯飞排名前五,对应金额依次为20.4亿元、10.29亿元、6.88亿元、5.92亿元、5.7亿元。

西部超导表示,公司的超导产品可以应用于量子计算机,公司所产的量子计算机用NbTi超导线缆性能指标已满足客户要求。公司将进一步探索产品在量子计算领域的应用,相关的技术团队会密切关注量子计算的相关技术发展和应用。

国盾量子10月1日公告,公司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签订2份采购服务合同,合同一委托其对量子计算核心器件(量子计算芯片)的设计及开发提供技术服务,合同金额预计为450万元;合同二委托其对量子计算核心器件(超导量子行波参量放大器OLSA)的设计及开发提供技术服务,合同金额预计为540万元。

数据宝同时梳理了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逾1亿元,且同比实现稳定增长的量子科技概念股,共计17股。光库科技实现翻倍增长,净利润同比增幅106.61%;志特新材、晶合集成、浙江东方3股紧随其后,净利润同比增长均在95%以上。

声明:数据宝所有资讯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校对:姚远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