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驱动产品零部件升级 消费电子产业链毛利率普遍提升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严翠2025-10-31 17:00

受益于AI创新带来的散热、电池、快充等硬件升级趋势,消费电子产业链高价值产品出货量占比提升,相关上市公司毛利率普遍提升,助力公司业绩增长。

领益智造是全球领先的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制造商,今年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5.9亿元,同比增长19.25%;净利润19.41亿元,同比增长37.66%;经营性现金净流入22.97亿元,同比增长60.19%。   

2025年第三季度,领益智造实现营收139.65亿元,同比增长12.91%;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10.12亿元,同比增长39.28%。

业绩增长背后,2025年第三季度,领益智造毛利率达19.2%,上年同期为17.2%。今年上半年,领益智造毛利率同比提升13.27个百分点。

领益智造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猛,受益于AI创新带来的散热、电池、快充等硬件升级趋势,并持续布局“人”“眼”“折”“服”即机器人、AI眼镜及可穿戴设备、折叠屏、服务器四大赛道。

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相较传统零部件,AI驱动的为AI手机等终端适配的终端元器件,其价值更高,产品毛利率也更高。

立讯精密也是消费电子领域代表性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该公司毛利率为12.84%,上年同期为11.75%。2025年前三季度,立讯精密毛利率为12.15%,上年同期为11.72%。

立讯精密表示,消费电子领域正处于AI终端智能化转型期,海内外大模型技术日渐成熟,带动AI手机、AI笔记本、AR/VR设备等智能终端实现爆发式成长,对高精度、小型化、多功能集成精密零组件需求激增,在此背景下,公司凭借声、光、电、散热、射频、结构件等技术积累及垂直一体化优势,成为极少数能提供完整AI终端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此外,2025年第三季度,得润电子毛利率为22.9%,相较上年同期的12.52%大幅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其毛利率为21.73%,上年同期为15.39%。据了解,该公司主营电子连接器和精密组件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通信、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等各个领域。

类似第三季度及今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升的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还有胜利精密、精研科技、光弘科技、飞荣达、信维通信、联创光电、歌尔股份等。

毛利率提升将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公司业绩增长。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0时,已有98家A股消费电子行业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79家公司前三季度实现盈利,41家公司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实现正增长,5家公司实现扭亏。

业务多元化也是消费电子产业链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实现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据了解,随着近年来智能汽车、AI可穿戴、AI服务器等业务的发展,原消费电子产业链供应商普遍与时俱进,跟随市场变化积极拓展智能汽车、服务器、光通讯、AI眼镜、人形机器人等业务,相关业务逐渐增厚上市公司业绩。

蓝思科技借助AI技术主导的产品创新周期,发力AR眼镜和具身智能硬件制造等赛道。公司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到17亿元,同比增长12.62%。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数千台、四足机器狗出货量上万台,机器人业务带来的营收初步估计为数亿元。

受AI服务器市场持续扩张、新一代超大规模数据中心用AI机柜产品规模化交付以及AI算力需求强劲拉动,工业富联在主要客户的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云服务商业务表现优异,推动整体营业收入增长。

工业富联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2431.72亿元,同比增长42.81%;归母净利润单季度首次突破100亿元,达103.73亿元,同比增长62.04%,均创下公司单季度历史新高。2025年前三季度,工业富联实现营收6039.31亿元,同比增长38.4%;归母净利润为224.87亿元,同比增长48.52%,均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师近期指出,今年以来,消费电子行业在挑战与机遇中前行,AI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展望未来,消费电子行业将沿着智能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深化发展。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