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平行论坛“产业金融助力能源转型发展”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成功举办。本次论坛聚焦能源与金融两大关键领域的深度融合,探讨产业金融如何精准服务能源行业转型升级,助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中国石油集团资本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中油资本,证券代码:000617.SZ)深度参与论坛,并联合多家能源央企产控平台共同发布《产业金融服务能源转型发展倡议》,公司管理层代表在会上发表主题演讲并参与多项重要成果发布,展现出公司在推动产融协同、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方面的积极作为与行业引领力。
论坛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心怀的致辞中拉开帷幕。他指出,中国石油作为综合性国际能源与化工公司,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资本和金融业务作为主营业务之一,历经30年发展,资产总额突破1.1万亿元,管理总资产超1.6万亿元,探索出了产业集团办金融的特色化道路。当前,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已成共识,中国石油将积极发挥产业金融特色优势,全力提升金融服务保障能力与价值创造能力,推动主业与金融业务相互促进。
在随后进行的主题演讲环节,多位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与市场的权威专家分享了精彩观点。作为论坛的重要环节,中油资本联合八家能源央企产控公司,共同发起《产业金融服务能源转型发展倡议》。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中油资本董事长汤林现场发布倡议内容,提出“三大共识”与“五大举措”。
三大共识包括,能源转型是国之大计,金融护航使命必达;立足主业本源,严控金融风险;建设开放生态,破除协同壁垒。五大举措涵盖科技金融助力能源关键技术攻坚、绿色金融推动能源产业绿色发展、普惠金融增强能源产业链竞争力、数字金融提升能源产业服务质效、转型金融支持能源产业低碳转型。该倡议凝聚了能源央企产融平台对服务能源转型的共同承诺,旨在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协同,构建互促共赢新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压轴环节发布了由中油资本牵头编制的《中国能源金融发展报告(2025)》。中油资本首席经济学家王增业对报告进行了解读。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能源金融的整体规模、结构特征与发展趋势,指出能源金融年新增规模约6.7万亿元,存量规模达42.9万亿元,融资结构正从信贷主导转向信贷、类债、股权三元协同;电力行业成为融资主角,传统油气企业积极转身转型,氢能、核聚变等前沿领域融资生态逐步成形。报告还结合中油资本、国网英大、宁德时代等案例,提炼出综合赋能、电金融合、链储引领三类产融协同新模式,为行业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整体来看,本次论坛通过政策解读、趋势研判、实践分享与倡议发布,为产业金融精准赋能能源转型搭建了高水平交流平台。中油资本作为能源央企旗下重要金融平台,通过深度参与并主导多项议程,进一步明确了其以产融结合服务集团主业、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实践路径,也为相关企业与金融市场参与者在新时期把握能源金融机遇提供了有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