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前三季度扣非净利保持增势 麻精药品竞争力持续巩固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10-29 20:27

10月29日晚间,中关村(000931.SZ)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与行业政策环境,公司持续聚焦主业经营,通过优化组织、营销、人员与管理体系,提升组织力、战略执行力、运营质量及工作效率,推动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成效。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82亿元,同比基本持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则展现出业绩韧性,同比增长8.99%,达4364.42万元。

尽管收入增速放缓,但中关村在医药主业(尤其是麻精药品领域)的深耕投入与创新研发潜力,吸引了众多头部机构关注。据统计,2025年初以来,公司已开展多轮投资者交流活动,其中8月13日调研参与方包括天风证券及财通基金,9月15日的交流更是吸引了华安证券、首创证券、中石油昆仑资本等12家机构参与。公司持续维持高市场关注度,或反映出专业机构对其未来增长潜力的认可。

麻精药矩阵加速扩容,核心品种引领增长

紧跟政策导向,主动求变,或许是中关村保持经营韧性的核心原因。从十年前“科技地产+医药”的产业布局,到如今以“领先的医药大健康产业服务商”为战略目标,中关村历经多轮发展战略调整,医药大健康逐步成为业务核心。至今年上半年,生物医药板块收入占比已提升至80%以上。

在医药板块内部,中关村一方面持续巩固心脑血管核心产品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坚定“创新驱动”,深耕麻精药品领域,逐步构建起抗风险能力更强的业务布局。

具体而言,在严格的定点生产制度下,子公司北京华素作为国内稀缺的麻精药品生产商,依托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已构建起覆盖轻度、中度到重度疼痛的镇痛药集群,涉及盐酸二氢埃托啡、曲马多系列、羟考酮系列等众多产品。

其中,战略产品盐酸羟考酮注射液表现尤为亮眼,在2025年上半年延续了强劲增长势头,收入同比增幅超90%,成为业绩关键驱动力之一。据了解,该产品适用于无痛门诊、术后急性疼痛治疗等场景,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疼痛管理意识不断普及,以羟考酮为代表的镇痛药需求持续扩大,为相关产品收入增长提供支撑。而北京华素作为羟考酮领域国内唯一具备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优势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于下游需求释放。

研发端进展同样积极。公司此前披露,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氨酚羟考酮片研发顺利,目前均已进入CDE审评阶段,未来将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该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不仅限于镇痛药,公司在哌甲酯领域的研发成果同样显著,有望成为精神神经领域布局的重要补充。2024年,北京华素通过受让获得盐酸哌甲酯缓释咀嚼片相关专利,并自主立项盐酸哌甲酯口服缓释干混悬剂,目前两款产品均纳入儿童药优先审评程序。

值得一提的是,盐酸哌甲酯缓释片是6岁以上儿童ADHD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药物,其原研药品以商品名“专注达”被患者及家长广泛认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儿童和青少年ADHD患者数量约2300万人,但截至2020年,其就诊率仅达到10%左右。近年来,随着社会对精神类疾病认知的提升,儿童ADHD就诊率稳步上升,也为相关药物带来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

中关村在研的两款哌甲酯药物,其药物设计突出差异化优势。其中,缓释咀嚼片适用于吞咽困难群体,无需水送服,而口服缓释干混悬剂则支持以5mg为单位的灵活剂量滴定,显著提升用药依从性,精准匹配个体化治疗需求。这些创新点,有望为公司打入国内加速增长的ADHD用药市场奠定坚实根基。

政策赋能银发经济养老布局潜力凸显

10月24日,中共中央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雷海潮表示,在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方面,要推动老有所养,健全养老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政策机制,并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发展医养结合服务。

政策对于养老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视,并非始于今日。在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首次明确提出构建中国式养老服务的“9073”格局,即居家养老、社区支持养老、专业机构养老占比分别为90%、7%及3%。而在彼时供给有限的背景下,社区支持养老及专业机构养老分别只占据约3%及1%的市场份额,产业发展仍有巨大空间。

对于中关村而言,医药板块稳步发展筑牢业绩根基的同时,养老业务的前瞻性布局,也体现出企业对于长期政策导向及产业发展的精准判断。

早在2017年,以“久久泰和”为品牌,公司已开启养老业务板块的布局,业务范围逐步覆盖养老服务、中医医院、康养、旅居等多个领域。据公司此前披露,旗下子公司泰和养老已运营十余家养老项目,采用连锁化模式,在住老年人达上千人规模,在北京养老行业属于顶端水平。其中,公司的多家养老项目荣获“三星级养老机构”称号,纳兰园项目更是荣获“四星级养老机构”称号。

养老业务的发展及经营情况,在近期机构交流中也吸引了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据披露,为推动养老业务经营改善,公司一方面坚持采取轻资产模式,推动医养结合,另一方面多措并举提升养老业务运营效率。具体而言,管理层面公司将养老业务板块拆分为泰和睿园、纳兰园项目和社区养老等三个业务单元,由养老总部直接管理,并将总部部分职能下沉到业务单元,实现降本增效。在重点单元“泰和睿园”上,公司进一步推动设置了专职管理团队,加强销售和业务开拓能力,制定并贯彻《核心服务SOP手册》,利用项目有医疗机构的优势,构建起“一站式医养服务+健康管理”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人口老龄化程度深化叠加政策支持,同时公司对养老业务进行了前瞻性布局与持续优化,中关村养老业务的发展潜力有望逐步释放。

从麻精药品的集群化突破到养老产业的生态化布局,中关村正构建起兼顾医药创新与健康服务的多元化发展路径。未来,随着公司在羟考酮领域的领先地位持续巩固,哌甲酯等创新管线研发落地,叠加轻资产模式下养老服务半径的持续扩大,中关村有望在打造“领先的医药大健康产业服务商”同时,实现持续发展与良性循环,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责任编辑: 臧晓松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