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证券时报记者从小鹏汽车获悉,公司将在不久后举办的小鹏科技日上,全面展示公司在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领域的最新研发成果,其中量产Robotaxi的最新进展将成为最大看点。
日前,小鹏汽车副董事长兼联席总裁顾宏地博士透露,小鹏在物理AI上的投入,已经帮助公司在智能驾驶领域出现革命性能力提升。他表示,公司即将在科技日活动中正式公布“小鹏首个量产Robotaxi产品”的最新进展。这一消息标志着小鹏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实现重大战略突破。
此前,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曾阐述公司在“物理AI”领域的战略规划,明确指出:“实际上我们一直在做从自动驾驶的汽车到未来的 Robotaxi 跟无人驾驶汽车。在明年小鹏会第一个把前装的 Robotaxi 汽车向全球首发。”
业内分析认为,通过前装量产方案,小鹏有望在成本控制、系统稳定性和规模化部署方面建立核心竞争力,为未来无人驾驶出行服务的商业化落地奠定基础。
从技术视角看,智驾在2025年已经实现初步普及。公开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1~8月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型销量累计达925.6万辆,渗透率64.17%,其中L2++及以上车型销量累计达344.78万辆,占L2及以上辅助驾驶车型总量的37.25%。
智驾的快速渗透,一方面来自于智驾平权和燃油车也积极拥抱智能化,另一方面则是端到端技术对之前智驾开发模式的颠覆式突破。业内认为,当车企的竞争进入长期阶段之后,智能汽车标配的智驾也应该变得更加务实。智驾技术或将从前沿技术探索,转到求稳的新阶段。
从产业来看,市场普遍认为,当下造车新势力辅助驾驶发展已经出现某些分野:小鹏更倾向于聚焦世界模型的应用;蔚来是为了弥补智驾短板;理想则是从大组织向小团队的效率转型;千里科技或许是吉利想要在软件上对标引望(原华为车 BU),进行生态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