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股市创新高,美联储料再降息,资管巨头揭秘配置思路
来源:第一财经2025-10-28 15:38

继9月降息一次后,10月底(本周四)美联储被市场认为大概率还将降息25个基点(BP),美联储预计2026年的利率水平或进一步降低至2.1%。

本周,中美股市齐齐创下历史新高。10月28日,标普500指数收盘大涨1.23%,逼近6900点,而上证综指早盘一举突破4000点大关。尽管美国政策不确定性、地缘局势仍时而扰动资产价格,但全球流动性牛市持续。

究竟大类资产未来何去何从?各界对美债的担忧会否继续推高收益率?在AI浪潮下不断创新高的美股会否继续升至年底?国际机构如何看待中国股市后市?

第一财经记者近期采访了摩根资管多资产解决方案亚洲联席主席金玥玨。在她看来,当前到美联储的宽松周期结束预计还有 3 次降息(今年还有2次、明年1次),货币宽松环境明确。同时,减税、去监管等政策将持续利好风险资产。值得一提的是,摩根资管也已从今年年初开始加仓中国股市(港股+A股),初期逻辑是全球AI创新背景下中国标的估值优势明显,后续叠加宏观政策,机构对中国宏观经济与股市整体持正面看法。

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变陡”

美国政府关门导致就业数据缺失,但利率市场对降息的押注有所升温,市场普遍认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的降温更是让10月降息板上钉钉,甚至市场预计10月有5%左右的概率降息50BP,整体降息前景较9月末更为鸽派。

10月17日,Zions Bancorp和Western Alliance Bancorp这两家美国区域性银行相继披露,它们因涉及不良商业抵押贷款投资基金的欺诈而蒙受损失。尽管与近期其他信贷爆雷事件相比,其损失规模相对较小,仅涉及金额数千万美元,但市场的反应却异常剧烈,这也加剧了降息预期。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跌破4%。美联储票委中,特朗普任命的米兰再次呼吁激进降息路径。

金玥玨称,美联储政策脉络清晰,当前至宽松周期结束预计还有3次降息。不少投行的预测更为激进。例如,高盛预计,2025年累计将再降息2次(包括10月),并在2026年再降2次至3.375%,2027年降一次至3.125%,2028年不变,长期或中性利率维持在3%。

降息前景也将直接影响美债走势。早前,由于美国关税政策引发各界对美元资产的担忧,去美元化行动导致美债被抛售,一度失去了避险功能。近期情况看似有所回稳,10月17日,美国10年期债券收益率跌破4%。

金玥玨称,目前对债券存续期(久期)持中性看法,认为收益率呈“窄幅震荡”趋势;若出现意外风险情景,债券可作为有效分散风险的工具。就关键期限与操作而言,以10年期美国国债为核心基准,设定3.75%-4.5%的目标收益率区间,当前点位接近区间下限。同时,摩根资管认为,收益率曲线将“变陡”,会进行2年、10年、5年/30年等期限的配置,此类操作多为短期机会型。

美股前景如何

今年以来,标普500已经创下近30次新高,最高冲破6700点,华尔街投行更是纷纷给出7000点以上的目标点位预测。

金玥玨称,财政刺激、货币宽松的环境仍将推动美股走升,目前明确偏好大盘股,因为当前宏观环境复杂,政策交错、新闻噪音多,不同企业受影响差异大,大盘股现金流稳定、资产质量高,更具抗风险能力;同时,机构会预留风险预算给底层选股经理,避免过度配置小盘股导致风险叠加。

多家华尔街投行提及,当前美股空头面临挑战,除了美联储降息,投行预测明年股票回购规模将超1万亿美元,叠加超5000亿美元的家庭需求。粗略估算,相当于每日约有50亿美元股票需求涌入市场。

之所以美股如此强势,AI浪潮也功不可没,近期循环投资更是成为AI行业主线,进一步推升相关股市股价。

自9月初以来,OpenAI宣布了与甲骨文3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英伟达1000亿美元的投资、与AMD部署6吉瓦GPU的战略合作,以及与博通部署10吉瓦定制AI芯片的战略合作。其他美国超大规模云服务商也强调了2025年下半年新增投资计划,尽管步伐有所放缓。 总体而言,2025年OpenAI签下价值1万亿美元的算力采购协议,向英伟达、AMD、甲骨文等公司采购算力,交易总规模相当于20座核电站能源。

AI资本循环模式推升股价,但也一度引发担忧。例如,英伟达投资OpenAI为甲骨文运营的数据中心付款,甲骨文从英伟达购置芯片,形成典型循环融资结构。不过,金玥玨认为,目前仍长期看好AI主题,目前市场的表现也显示,市场更关注AI的未来前景。

她将AI的发展分三阶段:当前处于硬件基建阶段,后续将进入应用创新阶段,最终推动整体经济产能提升。但需警惕 “选股容错率低” 问题,个股分化会加剧,需深入分析企业业绩与盈利来源。此外,除美股科技股外,中国A股、韩国股市等也有估值更合理的AI相关标的,可分散布局,避免因市场波动导致大幅回撤。

逐渐加大中国配置敞口

不难发现,中国股市今年明显成为外资分散美元资产的另一个去处,美资对中国股市兴趣明显回升。

继年初的“DeepSeek时刻”后,中国科网巨头迎估值重估2.0。阿里、腾讯、百度等科技股大涨。

“今年年初已开始加仓中国股市(港股+A股),初期逻辑是全球AI创新背景下中国标的估值优势明显,后续叠加宏观政策提振,对中国宏观经济与股市整体正面。”金玥玨说。

在机构看来,除最热门的科技板块外,快速消费品(FMCG)、大众零售及证券交易所板块也备受关注。这类板块企业具备“轻资产”特性,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且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小。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