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重工(002487)10月27日晚披露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95亿元,同比增长99.25%;实现净利润8.87亿元,同比增长214.63%;扣非净利润8.96亿元,同比增长247.77%。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4亿元,同比增长84.64%;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215.12%;扣非净利润3.33亿元,同比增长243.3%。
大金重工是全球领先的海上风电核心装备供应商,为全球大型海上风电开发商提供风电基础装备“建造+运输+交付”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前瞻性地战略布局全球深远海风电市场,持续聚焦高技术标准、高质量要求、高附加值的全球主流海上风电市场,核心业务涵盖海上风电基础装备研发与制造、远洋特种运输、船舶设计与建造、新能源开发与运营和风电母港运营等领域,推动“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服务商”的有效转型,为全球绿色能源发展提供“大金方案”。
2025年前三季度,大金重工实现净利润8.87亿元,同比增长214.63%,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15.09亿元,同比增长173.60%,出口收入占风电装备产品总收入近八成;第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3.41亿元,同比增长215.12%,环比增长7.98%,继第一、第二季度后再度刷新历史高点,净利率、毛利率持续提升,分别达19.42%和35.91%,继续领跑行业,彰显公司出口海工业务的持续驱动效应与商业模式的显著领先性,是在延续前两个季度的优异基础上,进一步全面优化与提升。
大金重工依托全球领先的制造工艺标准和质量控制体系,交付的单桩等产品在生产精度、质量、规模上全面符合欧洲标准,累计向欧洲市场供应的单桩数量已突破200套,并在超大型单桩产品制造领域连续多年零质量异议,充分证明世界级的优质生产能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以2025年上半年单桩销售金额计,大金重工是欧洲市场排名第一的海上风电基础装备供应商,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18.5%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9.1%。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海工装备制造业务的延伸,凭借对海风装备“超大、超重、超宽”特有属性的深刻理解,综合考虑风电海工装备重大件的特性及行业需求日趋增长的发展趋势,为海上风电装备运输自主设计了适运船型。大金重工已成功设计并推出3个特种船型,首条自建的超大型甲板运输船KING ONE号已经顺利下水。该船专门为海上风电、油气等海洋工程类装备运输研发设计,型长240米、型宽51米、型深13米,甲板面积达1.2万平方米,最大载重量可达40000吨,在载货能力、装卸方式、运输效率等方面完美适配大型海工装备的运输需求。此次首制船的成功下水,是公司船舶建造硬核实力的充分体现,更是公司业务范围从风电装备制造向全产业链延伸的重要里程碑。后续KINGONE将积极推动试航与取证程序,预计将于2026年初投入首航。
此外,大金重工自建的第三艘甲板运输船举行铺底仪式,该船型长239.8米、型宽51米,甲板载货面积达1.13万平方米,在载货能力、装卸方式、运输效率等方面优势显著,适合运输浮式基础、油气模块等超大型海工装备。在两周时间内,盘锦大金先后实现“一船开工、一船铺底、一船下水”的重大节点三连突破,三大项目齐头并进、多点开花,创下船厂同期节点达成新纪录。这一高效推进态势,背后是盘锦大金对生产流程的不断优化、对建造工艺的持续革新、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后续进一步规模化、高质量交付奠定坚实基础。
需要指出的是,大金重工在设计、建造自有船舶过程中,构建的超大型运输船舶建造能力与高效项目管理经验,也成功获得国际船东的认可。公司全资子公司盘锦大金与韩国某航运公司签署了首个外部市场化船舶建造合同,盘锦大金将为其设计、建造、交付一艘23000DWT(载重吨)的重型风电甲板运输船,合同总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亿元,该船舶将于2027年完成交付。本船满足最新国际标准下节能环保排放要求,主要用于海上风电设备、海洋工程装备等超大、超重货物的跨国运输,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TierIII排放标准,整体设计通过韩国船级社(KR)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