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160万个包裹“飞”全球 港珠澳大桥成联通内外“经贸动脉”
来源:央视新闻2025-10-23 13:49

今天(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桥开通七周年,七年来,这座跨越伶仃洋的“世纪工程”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超级纽带”,也成为外贸增长的强劲引擎。

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口货值累计1.24万亿元

据拱北海关统计,截至今年9月份,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进出境车辆累计1893.1万辆次、进出口货物总值累计1.24万亿元。其中,今年前9个月,进出口货物总值达2288.8亿元,同比增长37%。

新业态:电商奔涌 链接全球

在港珠澳大桥口岸的跨境电商出口查验平台,每天都是一派繁忙景象。一个个待检包裹在大型X光机的传送带上快速移动,企业申报信息与过机图像同步展示在海关查验电脑终端上,每个包裹平均6秒内就可完成“非侵入式查验”。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四科科长 龚忠年:这里日均近500辆跨境电商货车通关,满载超过160万个包裹,“飞”向全球130余个国家与地区。

七年来,这条“大桥通关—港澳转链—全球速达”的电商快线包裹量迅猛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经港珠澳大桥口岸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出口已突破764.6亿元,同比增长99.2%,货值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港珠澳大桥口岸跃居全国跨境直购模式出口第二大口岸。

物流企业负责人 蔡东觉:大桥口岸现在可以直接联通香港和澳门,每天通过大桥口岸出口的跨境电商包裹有10余万件。海关推出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全天候”保障跨境电商包裹顺畅通关。这样的稳定、可预期的通关环境,极大缩短了企业物流时间,增强了我们布局全球、承接更大业务量的信心。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副关长 江海燕:我们通过信用管理手段实施精准监管,落实“简化申报、清单核放、汇总统计、优先查验”等便利化措施,更好助力电商企业“出海淘金”。

智检加速通关进出口货值7年增长超5倍

港珠澳大桥开通7年来,进出口货值也从开通初期的月均41亿元跃升至目前的月均254亿元,增长逾5倍。其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尤为突出。

10月12日,广东一家医用科技公司出口的一票价值约9万元人民币的医用设备运抵大桥口岸,不到5分钟就办结出口手续驶离口岸,这批货物接下来将通过香港机场运往南美市场。

如今,大桥口岸货运类别日益丰富,从精密电子元件到高端医疗设备,从新能源产品到智能终端,“高新”动能正在为口岸发展注入澎湃活力。

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三科科长 李琦:我们针对高新技术产品非无尘环境开包易损的特点,通过大型集装箱及车辆检查设备、X光机等非侵入式机检设备和应用人工智能算法模型实施智能审图,提高对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非入侵式查验比例,最大化降低产品损耗。

今年前9个月,经大桥口岸进出口高新技术产品达65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2%。

“经贸动脉”联通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随着港珠澳大桥“经贸新通道”效应的持续释放,其辐射范围已从传统市场延伸至更广阔的新兴市场。

今年前9个月,经大桥口岸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货值达681.9亿元,同比增长52.6%,港珠澳大桥逐渐成为我国与共建国家经贸合作的黄金枢纽。

七年来,港珠澳大桥口岸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规则机制对接“软联通”不断迈进,一系列通关改革措施在口岸落地见效,粤港澳三地实现跨境执法互认,转关货物采用“跨境一锁”“绿色关锁”等便捷模式,“粤港澳三地一锁”模式在大桥率先启动实施。大桥口岸还为企业量身定制“政策包”,设立专人专岗提供贸易国家关税政策、技术标准咨询,为企业“走出去”铺就“高速路”,为高水平开放注入新动能。

目前,经大桥口岸进出口货物收发地已实现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全覆盖。从伶仃洋上的“世纪工程”到联通内外的“经贸动脉”,港珠澳大桥不仅拉近了粤港澳三地的空间距离,更为整个大湾区外贸稳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