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新能科获生物航煤出口资质,抢占SAF高景气赛道获资机构聚焦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10-20 08:19

近日,海新能科(300072.SZ)生物航煤(SAF)布局再披露新进展。

10月14日晚间公司公告,控股子公司山东三聚生物能源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三聚”)于近日取得生物航油出口先行先试的批复,并获15.8万吨核定出口产能,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对公司业务发展形成积极影响。

公司还在10月16日举行特定对象调研,邀请鹏华基金、信达资产、中信证券等26家知名基金、证券及信托齐聚山东三聚,对公司20万吨生物航煤(SAF)异构项目现场参观,并进一步向市场释放生物航煤产能及未来的产业规划,提振投资者信心。

出口资质破局,四季度产销可期

生物航油以地沟油等动植物废弃油脂为原料,开辟了从“地沟油”到“航空油”的低碳经济新模式。国家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试点是商务部、海关总署、国家能源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等四部委为推动生物航油出口采取的创新举措,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核定产能内申领出口许可证,突破了传统成品油限制,且跨部门协同监管,可以实现全程可追溯,确保生物航油的合规出口。

根据上述四部委关于同意山东省日照市开展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先行先试的批复(商贸函〔2025〕619号),经核定,山东三聚可年产生物航油15.8万吨,允许山东三聚依据2025年实际生物航油产量在其核定产能范围内申领2025年生物航油(27101911)出口许可证。

公司在10月16日交流中指出,20万吨/年生物柴油异构化项目已稳定运行,年产生物航煤约16万吨,出口白名单资格将有助于公司合理安排生产、有效提升产能利用率;公司生物航煤已经供应国内客户中航油集团,并已与海外客户签订生物航煤订单,四季度生产排期较满。

根据目前SAF试点相关政策,试点SAF油料供应商必须具备民航局适航证书,2024年11月公司SAF产品已通过中国民用航空局的适航审定及ISCC CORSIA及ISCC-EU下HEFA国际认证,已占据先发优势。同时公司也是行业内仅有的4家生物航油出口“白名单”企业之一,由此畅通了公司SAF产品出口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拓展海外市场,巩固公司在SAF领域的地位,对公司业务发展形成积极影响。

公司抓住政策机遇,在SAF市场以产能与资质两大壁垒领先于国内同类企业。

远期空间打开,公司SAF竞争力持续提升

海新能科本次获得出口白名单资格,也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参与10月16日调研的机构深入了解公司业务发展情况,并就生物航煤出口白名单对公司的影响、近期经营情况、公司战略等方面进行提问,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张蕊向投资者介绍了公司情况、生物能源行业前景,并对提问进行解答。

假设中国航空业与国际航空运输协会SAF使用目标保持一致,到2030年,中国SAF需求量将达到约300万吨。欧盟已实施强制添加2%的SAF掺混政策,今年9月拨1.18亿美元碳排放交易体系配额支持航空采购SAF,英国、新加坡等国也已于今年或明年实施强制添加SAF政策。据IATA预计,2030年全球SAF需求量大幅提升至1800万吨,2050年SAF需求量则达到3.50亿吨。

在广阔的行业增长趋势下,公司以生物能源板块为核心战略支柱,承载业务体量和价值实现功能,以坚定的长期投入和效益提升为发展方向。公司在本次交流中介绍,未来三年将持续以绿色发展为依托,坚持科技创新、精益管理,努力成为世界一流的绿色能源供应商、科技创新型生物能源领跑者。

2025年,公司紧抓外部市场机遇,公司加工成本持续降低,抗风险能力与运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为出口产品的成本竞争力奠定基础。

公司介绍,通过工艺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推动主要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山东三聚异构项目关键运行参数优于设计指标,加工成本持续降低,抗风险能力、运营管理水平稳步提升;通过工艺改造及供应链优化,推动毛利率提升。公司继续加强费用管控,得益于精细化管理和规模效应,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均有下降。公司推进采购体系优化,以培育战略供应商结合长协采购方式保障原料供应,从而优化原料分级采购体系,提高原料供应稳定性。

因强制添加政策执行力度、原材料成本及长期需求提升等方面因素影响,近期SAF价格持续上涨。近期国信证券研报也认为,由于SAF强制添加目标未改,SAF原料(UCO)较为稀缺,SAF的高景气有望持续。

image.png

在交流中,公司表示将密切关注生物航煤相关政策的发布情况,充分把握生物航煤市场机遇,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努力改善生产经营,力争生物能源产品满产满销。

在内部经营管理改善和外部市场机遇共同作用下,公司2025年上半年同比减亏89.15%,在本次交流中,公司指出三季度延续向好趋势。进入四季度,公司再获生物航油出口许可证,有望为全年业绩“翻身”提供更大助推动力。

海淀国资优化资本布局,前景值得期待

作为北京市海淀区区属上市公司,海新能科充分发挥国有企业优势协调各方资源,推进生物能源这一新兴产业在国内落地。10月16日晚,海新能科宣布,海国投集团将其持有的海新致100%股权以非公开协议方式转让给广域方圆,使得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由海国投集团变更为广域方圆。

公司指出,本次权益变动是为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次权益变动后,海新致仍为公司控股股东,广域方圆成为公司的间接控股股东,海淀区国资委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13.png

本次收购完成前(左图)、后(右图)的股权关系图

据悉,广域方圆构建了“战略投资+产业运营+资产管理”三位一体的主营业务模式,战略投资板块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通过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方式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此前与海新能科已有合作。

在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从海淀区国资委到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再到海新能科的中间层级有所减少,管理效率有望得到优化,未来海淀国资、广域方圆对上市公司的进一步加大产业支持、资本支持值得期待。(CIS)

责任编辑: 杨国强
校对: 杨舒欣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