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大消费增量当前,双11的逻辑彻底变了
来源:第一财经2025-10-17 15:07

电商平台陆续进入双11节奏。

今年双11,一个无法忽视的背景,正是外卖市场备受关注的变局。不仅颠覆了外卖本身,也让即时配送突破餐饮场景,逐步渗透到品牌零售之中。

闪购为电商打开了庞大的增量空间,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八月的阿里财报电话会上,“闪购与电商的协同效应”被反复提及。对于淘宝来说,日订单量超越美团只能算是阶段性成果,真正的考验是通过新场景,释放更持久的新增量,而双11无疑是检验闪购与电商生态协同效果的关键一役。

电商已经在极端低价和流量争夺中“卷”了两年,而短短八个月间,闪购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有券商预测,到2030年,中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万亿,在线上电商中的渗透率将从6%提升至15.7%。

届时,消费者在电商每花6块钱,就会有1块花在即时配送上面。

针对这种变化,阿里在今年6月提出了“大消费”的构想。CEO吴泳铭提到,购物与生活服务融合的大消费平台,是“两大历史性战略机遇”之一。

10月16日,天猫双11发布会上,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淘宝平台总裁谌伟业(花名:处端)表示:“今年的双11是淘宝开启大消费平台的第一个双11……随着更多的消费场景打通,更多跨品类的消费打通,我们拥有了高频连接消费者的机会,这是一个巨大的红利。”

双11一直是电商的重大节点,但走到第17年,大促必须直面市场的疲惫感。同时,大消费场景经历了半年发展,即将与大促交错。此前从未有过的新模式将会出现。商家需要预判它的逻辑,才能占到市场先机。

闪购怎样融入电商节奏

当下,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电商?

有人调研发现,iPhone17发售第一周,6.82%的消费者通过即时零售购买。每15个下单的消费者中,就有一个选择“外卖点手机”。

仅仅在一年前iPhone16发售时,这幅图景还是不可想象的。

如今的消费者“既要又要”:既要万能的电商供给,丰富的新品尖货,又要大促的优惠力度,外卖的送货速度。

只有融合了货架电商、外卖闪购与本地生活服务的新模式,才能满足这种需求。

今年4月以来,淘宝以淘宝闪购为起点,开始向大消费平台转型。

从平台动作分析,用户增长(包括活跃度的上升)可能是淘宝大消费平台前期的投入重点。实物购物一周一次、一月一次,而外卖一天三顿,消费者下单的频次更高。同时,淘宝先后投入数百亿消费券,并上线了覆盖更多服务的大会员机制。

到今年双11前,各方数据均显示,淘宝的日活跃用户数、用户时长等数据均明显提升,增速显著高于往年。

今年8月,淘宝APP的月活用户数(MAU)同比增长了25%。

根据高盛测算,淘宝闪购上线后增长迅速,外卖订单份额稳定在市场总量的一半左右。8月当月,淘宝闪购的周日均订单量达到8000万单,连带盒马、天猫超市、飞猪的订单量都有明显上涨。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双11发布会上,处端公布:当月在淘宝闪购,成交超千万的品牌有77个,过百万的品牌有490个。

这说明闪购的流量增长,能够转化成品牌的销售增长,哪怕目前规模还很初级。

有网友也称,打开淘宝本来想点外卖,结果在电商逛了很久,买了衣服和其它小东西,退出时才发现自己忘了点外卖。

对此,处端认为:“当一个新的消费体验刚开始被市场接纳的时候,它的增速是相对缓慢的。随着基础设施的健全,体验越来越完善,会进入快速增长期。在未来12至18个月之内,品牌越早布局,就能越早抢到这方面的红利。”

这个双11很可能会成为品牌批量加入闪购的契机。首先,在优惠推动下,预计淘宝的流量将继续增长。

据淘宝公布,双11全程,88VIP会员进入闪购频道,每日专享两个5折红包。同时,面向所有用户的抢免单延续,淘金币也与闪购联动,下单就送500淘金币,可抵5元优惠。

叠加双11自身的关注度与成交量,促销期间试水闪购的品牌,将具有更大的经营空间。

其次,在密集的单量竞争过后,闪购必然会向高单价、高利润的品类发展,从茶饮扩大到正餐,从正餐走向全品类。

当前中国即时配送市场的日均单量维持在约2亿单,最近几个月,总订单量和份额都趋于稳定。经营提质、提效成为各平台的核心关注点。

据淘宝公布,提升经营效率,优化用户结构、订单结构、履约效率和成本,将是下一阶段的重点,而这都意味着品牌零售的重要性上升。

首个“大消费”双11,有何不同

发布会透露,今年双11前,40万家品牌门店接入淘宝闪购。

今年也是闪购首次参加到双11的优惠中。

由于配送履约成本,同一种商品在即时零售平台,一般都不会参与电商平台的促销活动。今年,入驻淘宝闪购的品牌商品中,部分商品兼容双11大促的优惠,延续天猫618的全场直降机制,无门槛立减85折,叠加9折消费券。

这既是商家的新机会,也对经营提出了新要求: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处端表示,平台将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持品牌进行调整,如“一店通多端”、物流支持、闪购大牌日等。

已经有较早吃螃蟹的品牌。美妆品牌自然堂2020年宣布启动数字化转型,布局“一盘货”新模式,在全国建立14个分仓。这套仓配体系可以实时进行调度:“60%做爆品,30%做应急补妆品;不同城市仓库差异化配置,大幅增加热门商品备货量。”

上线不到两周,自然堂在淘宝闪购成交榜登上美妆品类前5名。

双11前,不少品牌集中上线淘宝闪购。9月15日,美的首批近90家线下门店仓接入淘宝闪购。9月18日,追觅的天猫官方旗舰店打通淘宝闪购,33家直营店支持直送。9月25日,vivo首批超1000家体验店接入淘宝闪购。

这些品牌大多从来没有以官方形式参加过即时零售。

作为上一种即时零售形态的“商超便利”服务,商品结构类似于社区便利店,以白牌货源为主。而在大多数品牌的经营架构中,线上是线上,线下是线下,消费人群也被这一架构分开,缺少整合运营工具。

电商平台自身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淘宝有10亿用户,但容易触达的只有店铺的会员,以及平台的88VIP会员。长期以来,没有一个工具,能够把全部的10亿消费者运营起来。

今年8月,淘宝上线了大会员体系,把所有10亿用户分为6个层级,铂金及以上的会员可以88元开通88VIP。

这10亿大会员中,铂金及以上的会员数量过亿,在淘宝的年消费天数超过90天,代表着国内购买力位居前列的群体。

数据还发现,存在亿级规模的消费者,在平台上表现为“闪购高频、实物低活”,也就是经常点外卖,但不怎么买东西。他们的客单价要远高于整体水平。

这意味着在双11之前,淘宝又获得了亿级的高频消费者,成为品牌商家潜在的客户。

同时,每个大会员层级对应不同的权益,有电商优惠,也有来自各个业务的便宜外卖、折扣机酒、打车券等。

更丰富的场景有利于随时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提升活跃度,核心消费人群也更愿意把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挪到淘宝。大会员的出现意味着商家的广告投放、营销、获客以及运营将更加精准,经营效率有望再度提升。

关键人群仍是品牌新增量

除了大会员体系,淘宝大消费的另一个支柱,来自88VIP会员。

淘宝88VIP的规模一年增长了一千多万,从去年双11的4200万,增长到今年同期的5300万。今年双11,在5折外卖,以及平台投入的500亿会员权益推动下,会员人数很可能还将出现一波快速增长。

这使得88VIP成为国内最大的电商付费会员体系,或许也是最大的品牌消费主力人群,同时保持着增长速度,在电商领域是相对独特的存在。

88VIP的人均年度消费金额是非会员的9倍,在天猫,头部品牌的生意55%以上由88VIP贡献。

处端在发布会上直言:“88VIP说好,等于品牌核心增长。”

作为核心消费人群的88VIP,是品牌经营确定性的来源。2022年,贝恩公司在一份报告中提到:当年双11,69%的消费者会在三个及以上的平台购物,37%在五个及以上的平台购物。

在这个背景下,忠诚度、复购,是品牌最重视的运营维度。

而付费会员不同于大会员。不论是线下的Costco,还是线上的淘宝88VIP,每个能达到一定规模的付费会员体系,都隐含着顾客“用脚投票”的意味:消费者通过付钱,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平台。

去年以来,与88VIP专享权益合作的品牌商品数量同比增长了96%,接近翻倍。

闪购和大会员作为入口,带来的流量被88VIP机制承接、留住,成为品牌与平台的长期用户资产。

对于大消费时代第一个天猫双11,许多动作才刚起步,但这一策略的目标还是相对清晰的:全场景的消费需求,新尖爆品即时送达,线上线下同价、共享大促优惠。

双11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每当中国电商走到模式创新的节点上,高流量、高爆发的大促,都是品牌重要的试验场,也是淘汰赛。

可以说,市场格局处在激变的开始。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