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资料图
中信证券FICC组 明明 周昀锋
今年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同比增长7.4%,均超出预期。具体来看,出口方面我国对欧盟、东盟和拉丁美洲等市场出口保持双位数同比高增,有效对冲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成为9月整体出口的重要支撑。商品维度,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半导体产业链、汽车和船舶为代表的交运设备产业链等相关商品出口维持较好表现。
进口方面,9月制造业PMI季节性回升,景气情况较8月小幅改善。基本面的边际变化为进口形成支撑,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铜矿砂及其精矿等大宗商品进口数量同比增长。此外,集成电路进口继续保持量价齐升态势,数量同比增长8.9%、金额同比增长9.8%。
总量层面,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我国前三季度出口维持较强韧性。今年以来,美国政府推出所谓“对等关税”政策。在全球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外贸企业持续开拓新兴市场外需等支撑我国前三季度出口实现7.1%的同比增速。
贸易伙伴方面,欧洲、东盟、拉丁美洲、非洲等市场成为我国出口维持韧性的关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欧盟的出口保持高增,今年前九个月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8.2%,其中对德国、法国和意大利出口分别增长10.5%、7.5%和8.9%。此外,新兴市场方面,今年以来,东盟、拉丁美洲、非洲成为我国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前三季度我国对东盟、拉丁美洲、非洲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4.7%、6.9%和28.3%。此外,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对RCEP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出口同比分别增长9.9%和11.4%。
贸易商品方面,重点出口商品中,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产业链、机械设备等相关商品出口维持较好表现。尽管去年同期存在高基数影响,但较强的行业竞争力支撑我国汽车、船舶出口继续维持较高增速,机电产品作为我国主要的出口商品,今年前9个月同比增长8.6%,为整体出口提供强支撑。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超过20%、通用机械设备商品的出口同比增速超8%。
当前我国贸易多元化格局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新兴市场与我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愈发紧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来自单一市场的冲击,有助于提高出口增长的韧性。
从我国出口份额视角来看,趋势上,新兴市场份额持续攀升,东盟和拉丁美洲占我国出口的份额分别提升至约17%和约8%。值得注意的是,拆解欧盟的进口份额结构变化,可以发现中国在欧盟进口结构的地位则相对稳定,2022年以来中国在欧盟进口的份额基本维持在21%左右水平小幅波动。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中高端制造商品的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带动出口实现高增的同时有望增强出口韧性。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2024年全年,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交运设备、机械、家电等商品出口实现高增。出口结构方面,对比2019年和2023年,去年我国纺织原料及制品、杂项制品等商品在总出口的占比份额持续下降,而以交运设备为代表的中高端制造商品出口份额持续提升,显示出我国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的趋势。
展望2026年,根据WTO最新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与统计》,其将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大幅下调至0.5%。基于此,我们认为我国明年的外贸形势将是挑战与结构性亮点并存。主要挑战来自美国关税政策、以及全球贸易政策仍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但与此同时,我国贸易伙伴结构在2025年实现了进一步的多元化发展,东盟和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需求稳步增长、以及我国与欧盟之间相对稳定的双边经贸关系,均是当下全球贸易环境高度不确定性下我国出口韧性的重要支撑。同时部分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也在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动能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