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碳硅共生 合创AI+时代”为主题的2025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日前举行,彩讯股份(300634)作为中国移动长期合作伙伴受邀出席,并参与“灵犀智能体全面赋能生态计划”的启动。
会上,彩讯股份董事长杨良志接受采访时表示,AI正从简单的算法工具,迈向具备感知、理解、决策与行动能力的“数字生命体”。它能够在企业运营体系中形成持续学习、自我优化的智能闭环,使AI真正成为企业的“数字员工”,从辅助决策走向共同决策,从任务执行迈向能力创造。
据了解,彩讯股份的AI战略始于企业级落地场景。从自研平台Rich AIBox 1.0/2.0出发,公司构建了企业知识库、智能客服、智慧营销、AI BI等几大产品模块,推动AI深度嵌入业务流程,让智能体在企业内部形成自学习、自进化的能力体系,成为企业“数字员工”。
在杨良志看来,中国移动提出的“灵犀智能体生态计划”,是产业从“单点创新”迈向“生态协同”的重要信号。AI行业的发展重心也在从以模型为核心的技术竞争,转向以场景落地和生态协同为核心的“全栈竞争”。在新一轮的AI技术革新中,彩讯的定位是“技术底座+生态连接者”。凭借在通信、政企、交通、金融、能源等领域的深厚积累,彩讯将协同生态伙伴,在多行业场景中快速实现AI落地。
面对AI的快速迭代,彩讯股份提出“AI 2.0”战略,目标是构建具备自学习、自反思、自协作能力的下一代企业级智能体体系。杨良志介绍,未来智能体的核心竞争力将体现在多模态理解、复杂任务拆解与情感交互三个维度。
杨良志认为,全球AI竞争正从“模型比拼”转向“落地比拼”。国际上以OpenAI、Anthropic为代表的企业已形成“模型+平台+生态”的闭环,而中国企业的优势在于行业深度与应用复杂度。
“中国市场的优势在于行业深度与场景复杂度。”杨良志表示,这为AI的产业化提供了肥沃土壤。“我们的机会不在模型体量,而在行业落地与生态协同。彩讯要做的是聚焦场景、平台、运维三大方向:从高频刚需场景切入,用统一智能体平台实现快速交付,以可视化运维实现持续进化。这一方法论让AI从项目制走向系统化,实现真正规模化应用。”
面向未来,杨良志表示,AI竞争的焦点不再是“谁的模型更强”,而是“谁能让AI在真实场景中长期创造价值”。彩讯股份将继续深耕企业级AI底层能力,助力中国企业在新一轮智能革命中实现跨越式发展。杨良志总结:“AI的未来,不是更强的算法,而是更懂业务的智能体。彩讯要做的,是让中国企业AI落地最稳的技术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