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月1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金管局)与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香港数码港)公布第二期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沙盒参与者名单。香港金管局称,新一期沙盒计划标志着业界从探索AI可能性,迈向推动安全可靠的AI应用。
据了解,在超60个方案中,来自20家银行和14家技术供应商的27个方案入选第二期沙盒计划。评审团队会基于创新水平、技术复杂程度及其对业界的潜在价值来进行综合筛选。
据香港金管局披露,第二期沙盒计划的20家参与银行为:蚂蚁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交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东亚银行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亚洲)股份有限公司 、集友银行有限公司、招商永隆银行有限公司、大新银行有限公司、富邦银行(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理慧银行有限公司、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Natixis、PAOBankLimited、大众银行(香港)有限公司、上海商业银行有限公司、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大生银行有限公司。
14家技术供应商为:AIFT 、阿里云、蚂蚁数字科技、中国移动香港、华钦科技、闻歌国际、 Dyna.Al、安永、四方精创、香港科技大学、iMBrace、壹账通金融科技、瑞莱智慧、VoteeAl。
27个入选第二期沙盒计划的方案,应用场景囊括风险管理、反诈骗措施、客户体验,分别为多代理AI信贷组合管理、智能贸易融资办理、市场风险监察及预警、强化人脸认证防伪验证、跨界别多领域诈骗侦测、AI生成投资见解、客户服务AI语音机器人、多渠道客户关系管理和无障碍服务AI工具。
香港金管局介绍:第二期沙盒计划聚焦加强AI治理,多个入围案例采用“以AI对抗AI”的策略,例如运用AI对AI生成内容进行自动化质量检测。同时,针对日渐增长的深度伪造诈骗风险,沙盒亦为开发创新防御机制提供了试验场。部分参与者运用AI进行模拟攻防测试,巩固系统以抵御更精密的数码诈骗手法。
以入围本期沙盒计划的平安集团旗下PAObank(香港数字银行)与金融壹账通联合打造的反欺诈策略平台(Anti-FraudStrategyPlatform)为例,在可控的实验环境中,PAObank联合金融壹账通将重点关注系统对深伪技术的识别能力,在身份验证环节中运用尖端人工智能面部识别技术,实时验证用户自拍照片,侦查疑似伪造或合成面孔。该技术将协助团队监控和防范潜在诈骗活动,从而提升银行在风险管理和欺诈防范方面的能力。
金融壹账通相关负责人表示,其推出“智能视觉反欺诈策略平台”,构建“以AI对抗AI”的综合防御体系。该平台可对AI伪造图像进行深度剖析,精准识别换脸、伪造视频等复杂攻击,平台检测防御率高达99%+。在国内,该技术已服务于多家金融机构,累计调用量超9000万次,成功拦截黑产攻击2万余起。在香港,金融壹账通已与两家本地银行达成“eKYC”反欺诈与大模型防伪项目合作,落地后预计将覆盖香港超过七成零售银行用户。
PAObank首席科技官林海宾介绍,得益于平安集团及金融壹账通的创新科技解决方案,开业五年的PAObank个人银行业务发展势头强劲,外币兑换、跨境汇款及保险陆续出台。截至今年三季度末,PAObank客户存款总额突破80亿港元。
金管局副总裁阮国恒表示:“第二期GenAI沙盒为实现更安全、更稳健的AI应用迈出重要一步。不同类型银行的参与,充分反映了AI带来的转型潜力,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排版:刘珺宇
校对:廖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