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高管再访中国 实探iPhone 17产线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作者:倪雨晴2025-10-15 14:00

iPhone 17发布刚过一个月,苹果CEO蒂姆·库克再次开启中国之行。

(苹果CEO库克)

10月13日,这位科技焦点人物来到上海,先去了泡泡玛特巡展,晚间又闪现抖音直播间,官宣iPhone Air开售的消息。这是库克2025年的第二次访华,恰逢关键节点,这也被视为苹果在中国市场释放积极信号。

库克马不停蹄的同时,另一位核心高管的动向同样值得关注。最新上任的苹果COO(首席运营官) Sabih Khan此番和库克一同访华,这是他以COO的身份首次在中国亮相。

(Apple首席运营官Sabih Khan在Apple上海应用研究实验室)

10月13日,Sabih Khan走访了苹果上海应用研究实验室,第二天他又前往瑞声科技的常州生产工厂、蓝思科技的泰州工厂,参观了iPhone 17相关的生产线。

可以看到,供应链是Sabih Khan的重点行程。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苹果的最大生产基地在中国,同时中国又是它最大的销售市场之一。对比而言,和中国市场关系如此紧密的企业颇为少见。

如今在全球科技产业演变的背景下,苹果和中国市场的互动、联接更为紧密,影响苹果商业帝国的同时,也牵动着消费电子产业链的上下游。

Sabih Khan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谈道:“30年间我多次造访中国,不管是技术还是能力上,中国制造都有非常大的突破。每一次来中国,都惊艳于国内的生产制造能力,不管是他们的原创能力,还是敢想敢做的精神,都让我印象深刻。”

他还提到,苹果供应商已联合启动一项全新的投资基金,用以支持中国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总规模达10亿元人民币。此外,过去五年间,苹果在深圳和上海的应用研究实验室累计投入逾10亿元人民币,且仍在持续扩建。

实探蓝思、瑞声iPhone 17生产线

10月14日,Sabih Khan来到瑞声科技位于江苏常州的均热板模组生产工厂,参观了高度自动化的 iPhone 17 Pro 系列产品的均热板制造产线。

(瑞声科技 iPhone 均热板产线)

今年,苹果首次在手机中使用均热板,升级散热系统,瑞声科技是其供应商。瑞声科技已经与苹果合作17年,最初为MacBook提供麦克风,如今,它为苹果提供声学与马达、金属结构件等多种组件,涉及iPhone、MacBook和Apple Watch等多条产品线,并参与到iPhone 17 Pro系列的均热板模组的生产。

据介绍,到了2025年,瑞声科技的苹果产品累计出货量达到80亿个,每年的苹果产品出货量从最初的200万个增长到6.1亿个。

对于业务线的布局,瑞声科技董事长潘政民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iPhone4开始,每一代机型我们都参与了开发,并且和苹果主要产品线都有合作,针对所有的合作项目,我们在国内有9个研发和制造基地,总投资大约有15亿美元,未来我们会持续加大投资力度。”

他还指出,研发制造是一体的,瑞声科技很重视研发制造和自动化,并强化垂直整合能力。

(Apple COO Sabih Khan 与瑞声科技董事长潘政参观瑞声科技位于江苏常州的均热板模组生产工厂)

在常州工厂中,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到,均热板模组生产过程基本实现全自动,相关的厂房产线为苹果产品定制,有多项工艺创新。

据介绍,通过苹果与瑞声联合研发的弹夹工装取代传统塑料托盘,能够大幅提升物流效率,并减少塑料浪费;在注水除气环节,依托工业相机定位与超细针头注水,配合真空除气处理,确保了均热板腔体的注水一致性与高真空度,实现最佳导热性能;此外,产线还部署了基于Mac mini的硬件功能与机器学习大模型的自动化测量系统,缩短测试时间。

当天下午,Sabih Khan一行还参观了蓝思科技泰州工厂。苹果和蓝思科技的合作开始于19年前,当时,蓝思科技为第一代iPhone提供玻璃面板,目前,蓝思的业务涉及iPhone,Apple Watch,Mac和Apple Vision Pro等多条产品线。

(Apple COO Sabih Khan 与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参观蓝思科技位于江苏泰州的 iPhone 17 中框生产线。)

值得一提的是,泰州工厂的智能制造的程度在不断提升。据介绍,在CNC精细加工区内,通过导入具备自主感知与自适应能力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实现了主动上下料与智能任务调度,结合高精度手眼二次定位技术,大幅提升效率并减少人为失误;在组装环节,“一线流”理念贯穿 40 余道全自动工序,通过镭焊、点胶与锁附等工艺的无缝衔接,彻底解决传统断点多、半成品堆积的痛点。

(蓝思- iPhone 中框生产线)

同时,蓝思科技即将启动的位于昆山的研发中心,主要服务于苹果。该研究院将在金属材料应用、加工、小部件模块设计、终端产品组装和新技术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

谈及蓝思科技和苹果的创新合作,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在采访中告诉记者,首先是设备创新,产品工艺整合之外,也要实现自动化、提高产品精度跟产线效率;其二是双方在材料方面做了非常多创新,以配合苹果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性能提升;其三就是工艺的优化和科学的布局。

在此次的走访中,记者也再次感受到中国供应链在自动化程度、高端机型的供应能力等方面的实力和底气。每一颗微小的零件、每一件精密器具、每一次机械臂的操作,背后都是中国制造产业的积淀。

数十年间,国内的工厂在一次次的生产尝试和产线迭代中,积累了无数关于制造的显性知识、隐形知识。工厂们如星火般聚集在长三角、珠三角,构成了国内独有的制造集群体系。这些实地的经验和供应链网络,是全球其他区域短期内很难复制和追赶的。

而苹果和中国供应链紧密相连,中国不仅仅是生产中心,也是产业链创新共建的沃土。苹果高管的频繁访华,也意味着,苹果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继续稳固并深化与中国供应链伙伴的关系。

库克来华的“变与不变”

近年来,库克是全球科技公司中访华最“勤快”的CEO之一,平均每年至少两次中国行,几乎从未缺席。可以说,库克是中美科技界交流的“关键人物”之一。

他的行程常常涵盖制造、研发和开发者生态三大主题,从供应链企业,到开发者社区与高校,都有他的足迹。

目前来看,苹果高管常态化来中国市场,这一策略是不变的。但是每一年库克的“打卡”路线有所不同,也折射互联网传播生态的变迁。

10月14日,库克走访中国开发者,来到莉莉丝游戏公司;前一天,库克现身上海THE MONSTERS十周年巡展,当天,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LABUBU艺术家龙家升与库克进行了互动,龙家升现场向库克展示了如何在iPad Pro上绘制LABUBU,并送了库克拿着iPhone的Labubu。

随后,库克又在抖音直播间首秀,并且官宣iPhone Air将在中国发售,10月17日开启线上预定,10月22日正式开售。iPhone Air是苹果史上最薄手机,完全采用eSIM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已经正式开放eSIM预约通道。根据Omdia预估,iPhone Air首年出货量约1000万台。

此次库克再访中国,时间点颇为关键。

一方面,iPhone 17系列发布不久,新品正在热销,供应链的生产节奏正处关键阶段。库克选择此刻来到中国,被业界视为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与信心释放。另一方面,中国高端市场竞争激烈,苹果欲扩大市场份额。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高端智能手机贡献了全球智能手机营收的60%以上,苹果在上半年仍然是最大的品牌,在高端市场份额达62%。

Counterpoint高级分析师Ivan Lam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道:“iPhone 17系列上市以来,目前销量超过去年同期,基础版和Pro Max版本尤其突出。中国市场还是苹果最重要的市场之一,抖音直播间实际上是苹果希望适应中国的渠道销售变化,今年,直播间在电商方面增长稳定。”

从今年苹果三季报看,期内实现营收 940.36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234.34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苹果的大中华区营收为153.69亿美元,同比增长4%。

对于苹果而言,中国依然是创新生态中不可替代的角色;对于中国制造而言,苹果的持续投入,也是全球化信心的体现。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