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伟股份迎港交所上市聆讯 固态电池“界面革命”引爆二次成长曲线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10-09 21:07

10月9日,中伟股份(300919)发布公告称,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于2025年10月2日举行上市聆讯,审议公司港股发行上市的申请,并于10月3日向公司联席保荐人发出信函,指出香港联交所上市委员会已审阅公司的上市申请,这意味着公司港股上市进程再获重要进展。

除港股上市进程加速外,国庆节期间有关固态电池重大突破的消息也直接点燃资本市场对公司二次成长曲线的想象。据了解,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学杰团队联合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阴离子调控技术,解决了全固态金属锂电池中电解质和锂电极之间难以紧密接触的难题,为其走向实用化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固态电池正处于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关键阶段,行业普遍认为2026至2027年是固态电池小批量量产的重要节点。在此趋势下,高镍及超高镍材料作为绝大多数固态电池采用的前驱体材料,其需求将显著受益于固态电池的批量生产。根据Frost & Sullivan数据,2024年中伟股份高镍、超高镍二元前驱体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31.7%、89.5%。今年9月,受益于海内外固态电池客户的深度绑定,公司固态电池材料出货量近50吨。不难预见的是,随着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公司的高镍及超高镍材料将迎来巨大增长空间。

近期,中伟股份深化布局固态电池材料赛道。随着机器人、低空经济产业崛起,固态电池需求加速攀升。9月29日,中伟股份、厦钨新能双方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就电池用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固态锂电前驱体(含固态电池新结构、新材料)、富锂锰基前驱体等产品进行深度合作。公司表示本次合作将聚焦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通过整合双方研发资源,加速突破新材料研发,快速响应市场对高能量密度、快充电池的需求。

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方面,中伟股份自主研发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ATP)已进入小试阶段,粉体及浆料产品性能表现良好,低成本硫化物电解质及其关键原料的技术开发也在同步推进。固态电池前驱体绝大部分使用的是高镍及超高镍材料,公司的高镍及超高镍材料对于固态电池均适用,公司与境内外固态电池头部客户均有业务合作,现阶段固态电池材料出货近50吨。

展望未来,随着中伟股份港股上市进程的推进,公司有望凭借全球镍系三元前驱体出货量五连冠的行业地位,以及覆盖国内外头部电池厂商的客户矩阵,在港股市场延续新能源资产的热度,进一步打开估值空间。

责任编辑: 康殷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