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水贝黄金珠宝产业再推五大升级措施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家明2025-09-29 17:42

公开信息显示,从1981年诞生第一家黄金珠宝企业,到如今各类市场主体数量超2万家,年营收超1500亿元,深圳水贝占据了全国黄金珠宝产业的半壁江山。黄金珠宝产业是深圳的优势传统产业,“中国宝都、深圳水贝”更是金字招牌。接下来,深圳罗湖区又会有哪些针对性的举措?

9月29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办“推动传统产业向‘新’向‘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主题新闻发布会。罗湖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时冬昕介绍该区引领黄金珠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新战略规划,透露将重点抓好“五个赋能”,推动产业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跃升。

时冬昕介绍,未来罗湖将主要从五个方面入手,引导黄金珠宝产业朝高质量发展,系统推动罗湖黄金珠宝产业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的跃升,进一步擦亮“中国宝都、深圳水贝”的金字招牌。

首先,罗湖区将强化品牌赋能,推动黄金珠宝企业与品牌策划机构对接,提高企业品牌影响力,同时吸引国内外品牌珠宝企业设立全国总部、区域总部、电商总部;推进数智赋能,据悉,罗湖将联合华为云建设黄金珠宝产业数智化赋能中心,推动AI大模型与珠宝产业结合,聚焦“AI+设计研发”“AI+智能制造”“AI+供应链”“AI+智慧零售”等领域开展应用赋能,打造“AI+黄金珠宝”生态圈。

与此同时,罗湖区将深化平台赋能,包括建设一批产学研平台,如推动黄金珠宝企业与中国地质大学等高校合作,以及建设罗湖区黄金珠宝行业出海综合服务平台,助力珠宝企业出海,开拓海外市场;聚焦设计赋能,针对设计师、工艺美术大师等设计工艺人才专门制定《罗湖区黄金珠宝产业“水贝领航”人才发展支持措施》,同时为黄金珠宝行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综合服务。

此外,罗湖区将激活文化赋能,推动故宫博物院的“故宫IP”、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非遗里的中国”等文创IP深度融入黄金珠宝的设计、研发与生产等。“综上,我们将通过品牌、数智、平台、设计、文化‘五个赋能’,持续夯实产业基础、提升产品价值,系统推动罗湖黄金珠宝产业从‘规模制造’向‘价值创造’的跃升,进一步擦亮‘中国宝都、深圳水贝’的金字招牌。”时冬昕说。

责任编辑: 王智佳
校对: 李凌锋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