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2025“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外媒体联合采访团来到云南大理祥云县。来自亚洲、欧洲、非洲国家的数十名媒体记者走进位于该县沙龙镇的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探访包装整理车间、温室大棚、京东玫瑰包销生产区域等,了解鲜花从种植、采摘、分级、冷链,再到京东全国物流网络的农业全产业链情况。
据介绍,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采取“沪滇协作+政企合作”模式,由上海虹华园艺公司投资建设。基地总面积652亩,建设完成生产温室480余亩,常年在基地务工人员近300人。
“我们吸纳周边村庄劳动力就业,将一个个朴实的农民朋友培养成精气神十足的产业工人、技术能手、管理能手,大家的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虹华园艺—大理天华生物场区负责人陈志星说,特别是“祥云花匠”劳务品牌,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月均工资达3500元,解决了当地群众挣钱、顾家兼顾难等问题。
目前,基地主营三大品类,包括玫瑰切花、菊花种苗、菊花切花。其中,菊花种苗、菊花切花等部分产品出口到日本、韩国。玫瑰切花与京东合作,产品按照京东销售标准订制生产,实现产地包销模式。
来到京东玫瑰包销生产区域,工人正在进行包装作业。“我们看到的玫瑰花都将在第二天或第三天上架‘京东鲜花’平台,以艳丽饱满的姿态绽放在千家万户。”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东玫瑰种植采用无土栽培方式,有效避免土传病害发生,更好做到玫瑰生长过程中水肥精准控制,不断提升鲜花产量和品质。
“普通消费者能够很便捷地利用电商平台订购鲜花,这确实令人印象深刻。”赞比亚《每日国家报》东方省媒体顾问孔德瓦尼·马普兰加认为,这种电商模式能真正帮助顾客、客户直接从田间地头买到新鲜花卉。“在这个特定市场,鲜花的新鲜度至关重要。这类电商平台不仅提升了生产潜力,还成功拓展了新客户群体,这正是其价值所在。”
申洱花卉产业园基地位于祥云县青海湖周边,平均海拔1950米,常年阳光充足,气候稳定,为鲜花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基地最大的温室大棚,外国媒体记者不时同现场作业的当地群众交流种植经验。
“我很高兴参加这次参访活动,因为我也很爱花。我自己有个花园,种着玫瑰和许多其他花。这次我收到了云南的玫瑰花,特别开心。”奥地利OKTO电视台影视公司副总经理莉娜·多珀—普里克斯说,“申洱花卉产业园的工业化生产规模很大,我第一次参观这样的基地,这里培育的鲜花一朵朵都很挺拔,长势喜人,这得益于中国与外国花卉育种企业开展品种选育及引进深度合作。”
近年来,申洱花卉产业园依托技术支撑,鲜花品质不断提升,打造“沙龙生花”品牌,打通“云花入沪”销售渠道,推动祥云鲜花进入长三角高端市场。目前,亩产值最高达15万元,年产值约6500万元,年纯利润约1200万元,实现企业发展、集体获益、农民增收“三方共赢”。
文字:黄超、徐一
摄影:蒋雨师
统筹:曹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