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天回到家中,打开一部剧集,再配上一份鸭脖或鸭翅,是很多人记忆中的美好时光。其中,绝味鸭脖、煌上煌、周黑鸭三大老牌卤味品牌曾是最受80、90后追捧的休闲“搭子”。“千城万店”的扩张规模和不断刷新的营收业绩,见证了三大品牌的辉煌战绩。然而近日,三大品牌相继发布2025年半年报,营收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三巨头”营收齐下滑
2025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卤味行业三大企业营收均呈下滑态势。绝味食品上半年实现营收28.2亿元,同比下降15.57%;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下降40.71%,营收与净利双双下滑。煌上煌与周黑鸭则呈现“增利不增收”现象:煌上煌上半年营收9.84亿元,同比下降7.19%,但归母净利润7691.99万元,同比增长26.9%;周黑鸭营收12.22亿元,同比下降2.9%,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28%。
业绩变化背后,各企业面临不同挑战。绝味鸭脖曾依托全国性门店网络与多元化产品线实现营收增长,目前面临市场饱和后的增长放缓压力。煌上煌虽实现利润增长,但门店数量收缩与单店收入下滑仍构成挑战。周黑鸭则凭借“优化关闭低效门店”导致总收益同比下降,但通过提升单店运营效能,带动平均单店销售额增长,实现净利润增长。
“新势力”崛起争份额
与巨头业绩下滑形成反差的是,卤味市场消费热度不减。各种新兴卤味品牌强势崛起,涌现出王小卤等现象级品牌,盛香亭热卤、研卤堂等热卤品牌,三只松鼠、百草味等零食巨头也纷纷入局。这些新势力凭借创新营销、消费场景延伸等,正不断抢占传统卤味品牌的存量与增量市场,重塑行业消费生态与市场版图。
记者在坪山益田假日广场周边社区探访看到,黑哥卤味、卤小妹等六七家卤味店密集分布。黑哥卤味门店通过现场现卤和各类线上团购活动,吸引线上线下客流。15.8元就能买到满满一大盒肉、菜组合套餐,现场更有3个卤锅现场明厨制作,吸引消费者围观、购买;栖头鸭同样以“现做的才好吃”为卖点,用新鲜现制扎根社区。记者在不同时段观察,这些门店的客流,并不低于同商圈的绝味鸭脖门店。
相较于过去常见的“冷卤”赛道,“热卤”近年凭现制新鲜体验与正餐化场景延伸发展势头迅猛。醒目的门头、堂食餐桌与热气腾腾的卤煮锅,让卤味多了烟火气。
“多维度”破局成关键
面对新势力冲击,卤味三巨头也在不断探索从多维度破局,试图重塑增长动能。
绝味食品将重心放在消费场景拓展与品牌年轻化上。通过高频上新策略,打造现象级新品,强化“新鲜感”品牌标签,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煌上煌选择跨界布局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收购福建立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51%股权,入局冻干食品赛道,拓展业务边界。周黑鸭则聚焦精细化运营与全时段服务挖掘,包括,深化门店提质,拓展消费场景,借助公域流量构建“内容种草-到店转化”闭环等挖掘增量机会。
据智研咨询分析报告,2018至2024年,中国卤制品行业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5.93%,至2024年,已达3569.6亿元。千亿卤味市场的竞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新一轮行业格局重塑的破局赛点已然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