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发布”消息,日前发布的《中共辽宁省委办公厅、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提出,要以发展数字贸易全产业链为重点,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塑造对外贸易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服务东北亚开放合作枢纽地建设,为辽宁全面振兴提供新动力。
到2029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稳中有增,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到45%以上,跨境电子商务交易规模持续壮大。到2035年,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规模占全省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到50%以上,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全省数字贸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
《意见》明确,要高质量打造数字贸易平台、培育发展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深入推进数字贸易国际合作、高标准对接数字贸易规则标准。
具体来看,《意见》提出,要打造沈大“双核”数字贸易集聚区,支持沈阳市、大连市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和服务外包先行先试,用好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平台,提升集聚水平,扩大规模效应,引领全省数字贸易发展。鼓励其他地区因地制宜培育数字贸易增长点,逐步形成“双核引领、多点支撑”的数字贸易发展格局。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地区参加国家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创建。
要建设数字贸易服务平台,围绕软件、通信、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领域和跨境电商、金融、保险等数字服务领域,引进、培育一批资源丰富、模式新颖、影响力强的数字贸易平台运营主体,推广贸易数字化赋能中心模式,打造政府、高校、商协会与企业等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数字贸易平台,支持平台市场化运作。
要培育数字贸易国际会展品牌,丰富中国(辽宁)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等平台数字贸易功能,积极融入数字贸易促进元素,吸引数字贸易要素集聚。市场化高质量打造中国国际数字和软件服务交易会,将其建设成为全国重要国际化高端数字贸易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
要推动外贸业态及模式数字化改造,发展数字订购贸易,鼓励跨境电商平台、上下游配套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做强做大,推动跨境综合试验区建设提质增效,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发展。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提升口岸运行管理数字化水平。拓展辽宁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服务功能,实现更多业务“掌上办”。推动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电子贸易单据应用。
要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快数字产业发展,开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网络通信等关键技术攻关。高标准布局5G互联网、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加快推进软件、通信、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的跨境贸易。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加快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建设,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实现设计、生产、销售、进出口全链条数字化赋能。
《意见》提出,要推动服务贸易数字化转型。加快科技创新链条、金融资本链条、数字物流链条深度融合,促进金融、教育、医疗、维修、运输等专业服务领域数字化转型。支持服务外包和数据贸易发展。
积极发展数字产品贸易,推动技术创新、内容创新、模式创新等,打造具有竞争力的数字产品。结合文化强省建设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加快推动数字音乐、线上演播、网络文学等领域发展。建设“老字号”产品、特色农副产品、文化产品、竞技赛事等数字化消费场景,融合商务、旅游、文化、体育、教育、影视动漫等行业,搭建“IP+内容制作+发行运营+衍生品开发设计+线上线下渠道”数字产业链,提升数字产品竞争力。
据了解,辽宁省还将强化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支撑。打造高质量数据集,赋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鼓励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建设,聚焦人工智能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开展研究,积极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在数字贸易领域的高效转化。坚持应用牵引,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紧密围绕数字贸易需求,强化创新成果迭代,构建多元应用场景,为对接数字贸易规则标准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另外,还要加强数字贸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吸引社会化力量投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筑以5G网络和光纤宽带网络为代表的新型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探索建设算力互联互通平台,拓宽云算力服务渠道,全力打造支撑数字贸易的现代化数字基础设施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