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模型浪潮席卷全球,中国通信产业链正经历一场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质变。浩瀚深度(688292),这家以网络可视化技术护航互联网发展的“隐形冠军”,正在AI革命中不断巩固其在既有业务中的领先地位,重新定义自己的坐标。
在浩瀚深度董事长张跃看来,AI的本质是生产力范式的颠覆:“传统互联网解决连接问题,而‘AI+’的核心在于理解与决策。由此,价值创造从流量竞争转向决策效率与可信协同的竞争,产业逻辑也随之从‘应用驱动’转向‘数据-模型-场景’闭环,企业组织向AI原生进化。”
“过去的网络可视化是‘摄像头’和‘红绿灯’,现在则升级为‘智能中枢’。”张跃如此比喻AI带来的变革。目前,浩瀚深度通过机器学习分析流量行为,实现了安全防护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测——如同在高速公路关卡精准拦截隐患包裹,而非等待威胁抵达用户终端。据悉,目前由浩瀚深度开发的数字内容深度伪造安全检测系统,已经成功通过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深度合成鉴伪检测能力评估,成为首批获得此认证的企业之一。
浩瀚深度董事长张跃
基于多年在行业的深耕,浩瀚深度以“赋能”与“守护”双轮驱动战略卡位新周期,即通过注入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与算网融合底座,驱动自智网络、智能运营、精准增长与绿色节能等核心场景,将智能切实转化为更高ARPU、更低能耗、更优TCO(总拥有成本)、更稳SLA(服务级别协议)的经营指标。同时,以安全、合规、可信为根基,构筑数据主权与隐私计算、模型安全与对齐、全域可观测与可控的防线,确保每一次智能化迭代都稳健可靠、可验证、可追溯。
早在2024年6月份,浩瀚深度就与华为举行合作签约仪式,采用华为的昇腾全栈解决方案进行AI应用创新。2025年,浩瀚深度与华为强强联合推动AI技术的深度应用,基于华为昇腾推出安全一体机,加速更复杂的商业及社会场景解决方案的落地。
在金融领域,2025年,浩瀚深度联手银联数据子公司荣数信息,以30年数据处理积淀与自研“晨星”大模型切入智能呼叫领域。目前,“晨星”已在某商业银行成功应用,未来将以技术为矛、场景为盾,持续推动智能呼叫在更多金融场景落地,开辟更广阔的增长空间。此外,浩瀚深度卡位车路云万亿蓝海,通过构建“云-网-端”防护体系,保障智能网联汽车和运营平台的安全。2025年,浩瀚深度牵头编写了《车联网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测试场通用要求》国家标准,其新兴业务也在多个领域顺利实现商用项目签约。
“当智能体成为数字世界的基本单元,连接逻辑将再次被改写。”张跃强调。
浩瀚深度董事长张跃
对于互联网发生的本质性变化,张跃表示,传统互联网连接的是信息和服务,而本轮AI浪潮是让“人找服务”演进为“意图找智能体、智能体找智能体”。“基于我们对未来网络形态的前瞻性布局,就衍生出了‘智能体互联网’这个全新概念。智能体互联网连接的是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AI智能体。”张跃强调。
张跃继续解释道:“比如浩瀚晨星AI大模型,涵盖了智能问答、智能体Agent(即智能代理)和数字人生成等多种应用场景。我们构建的不仅是技术平台,更是一个能让各类智能体协同工作、创造价值的新生态系统。”
最终落地到生态,浩瀚深度计划以智能体互联网为载体,通过“开放接口、开放数据契约、开放收益规则”,共同建设“能力市场+场景共创+测试沙箱”。对于未来的规划,浩瀚深度也制定了“三步走”策略,即首先在金融与安全落地标杆项目,完成平台化能力打底,关键指标实现可观测可复用;其次,发布A2A互联协议与能力市场,形成跨行业的智能体协同样板;最后,规模化推广智能体互联网,在更多领域跑通“意图即服务”的商业闭环,实现“赋能与守护”双轮驱动的可持续增长。
站在“互联网+”到“AI+”的历史转折点上,张跃表示,中国拥有海量数据、丰富场景、强大算力等独特优势。随着AIGC在国内加速发展,三大运营商作为国内数据要素中军,在未来都将成为我国“数据要素+AI”科技体系下的核心参与者。浩瀚深度作为其中一员,将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提升科技创新研发水平,实现超大规模网络的深度感知和智能调度,发展人工智能辅助决策和面向行业的数智化应用,要为中国AI产业发展贡献“浩瀚力量”,用工匠精神锻造中国科技品牌。(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