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流向了哪儿?券商观点现分歧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刘艺文2025-09-17 17:04

央行最近公布的金融数据显示,8月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这一数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结合8月市场的表现,不少声音认为这些资金流入了股市。记者注意到,不少券商分析师也对此数据进行了解读,其中观点分歧较大。

据悉,非银存款上升的具体原因,尚缺乏细分数据的支撑。目前券商的观点更多是一种推测。有券商推测,主要是股票账户保证金增长导致的非银存款的增长;还有券商推测,是资管产品持有现金意愿上升导致了非银存款的增加。

一种声音:股票账户保证金增长所致

中金公司推测,非银存款高增主要由于居民存款向券商保证金账户和权益类公募基金迁移。

8月居民存款增长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中金公司推测居民存款少增可能与部分长期限定期存款到期后并未续存,在资本市场活跃的环境下进入股市有关。8月非银存款增加1.18万亿元,同比增速较7月提升1.5ppt至16.7%,同比多增5500亿元,考虑到8月理财规模较去年同期少增约1500亿元,中金公司推测非银存款高增主要由于居民存款向券商保证金账户和权益类公募基金迁移。

中金公司表示,8月A股新开户数量达到265万户,较7月增加35%,同比增加165%,A股日均成交额达到2.25万亿元,超过2024年9月及2015年6月,或能印证居民存款入市趋势。预计后续存款搬家现象可能延续,居民定期存款向活期及非银存款的迁移有助于资金活化,推动M1增速继续上行。

光大证券表示,8月居民存款新增1100亿元,同比少增6000亿元,增量低于往年同期均值。而月内非银存款新增1.18万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延续7月以来同比多增态势。月内居民一般存款与非银存款间跷跷板效应延续。考虑主要受月内权益市场走强,“赚钱效应”持续作用下,居民存款向证券第三方保证金存款等非银存款转移。8月末沪深两市成交额近2万亿元,逼近2024年“9·24”期间峰值。股市交投热度回升,带动部分私人部门存款“跑步入市”,数据层面呈现出居民一般存款同比少增、非银存款同比多增的情况。

另一种声音:非银产品持有现金意愿上升

信达证券认为,非银存款的上升究竟是由于券商保证金的上升,还是由于非银产品持有现金的意愿上升,还难以从数据中细分。尤其是在8月理财规模提升、但债市偏弱的状态下,后者的可能性似乎不低。而即便存款搬家可能也更多是A股上升的结果而非原因,无需过度关注。

华西证券称,非银存款高增,资金来自哪里?8月新增居民存款仅为1100亿元,同比大降6000亿元;新增非银存款118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

一个直观的解释是,7-8月股市赚钱效应显著,居民入市情绪较强,存款通过银证转账方式进入券商账户,进而形成非银存款。不过结合上交所新增开户情况来看,8月数据为265万户,绝对规模虽不低,但与2024年10月的685万户存在明显差距,且不及2025年2—3月的284万户、307万户,8月居民资金入市速度可能不及市场预期之快。

另一部分原因或与理财行为相关,8月在规模排名前14位的理财公司中,有12家实现了存续余额净增长,增幅达到2857亿元,考虑到这12家理财7月增幅约为1.8万亿元,与全行业规模增幅相近,其8月的规模变化或同样具备参考性。这指向8月理财规模增幅或超越去年同期(1048亿元),同比多增2000亿元。而当前理财资金多投向低回撤资产,8月理财的新增规模以及赎回债基后的趴账资金,或大部分流向了非银存款。

存款搬家仍处于早期

银河证券表示,7月、8月两个月的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搬家迹象初步显现。银河证券使用两个条件找寻中国历史上居民存款搬家的时期:居民存款增速连续下降3个月以上,且居民存款增速

两个指标均显示存款搬家迹象初步显现,但仍处于早期阶段。同时银河证券计算的非银新增存款滚动12个月求和数也在7月、8月两个月连续上行,本轮居民存款搬家可能将主要去往股市等权益资产。

国海证券称,一个更直接、更具指示意义的指标是非银金融机构存款。该项存款主要来自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机构,其急剧增加通常意味着大量资金已离开储蓄账户,进入了由专业机构管理的账户,随时准备配置到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中。整体来看,“非银存款同比”和沪深 300 指数的相关性明显较“居民存款与M2的差值”更高。

回顾2016年以来,2017—2018年、2018—2019年,包括2024年“9·24”行情,非银存款同比增速都与沪深300指数呈现较为趋同的走势,因此近期非银存款同比再次上升,引发了市场的无限遐想。但也要注意的是,这个规律在2020—2021年并不成立,彼时非银存款同比下行,但权益迎来大牛市,因此需要结合利率趋势与风险偏好进行二次判别。

责编:杨喻程

排版:汪云鹏

校对:高源

责任编辑: 孙孝熙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