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官方提示:“买酒送牛股”不靠谱!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卓泳2025-09-05 18:24

近期,随着资本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部分无资质机构及个人趁机钻营,以各类噱头诱导投资者参与非法证券期货活动或实施诈骗,严重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扰乱金融市场秩序。

对此,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深圳证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警惕非法证券期货陷阱的风险提示,曝光四类典型违法案例,并给出 “四要四不要” 防范指南,助力投资者规避风险。

四类非法陷阱频发,投资者需高度警惕

该风险提示提出,当前非法证券期货及相关诈骗活动手段多样,隐蔽性强,已出现多起投资者受骗案例,主要集中在四大类型:

一是场外(含港股境外)个股期权陷阱。投资者被诱导加入某微信群,群内某公司声称只需5万元权利金即可买入市值100万元的个股看涨期权,并宣称可以交易港股境外期权,多次宣传“亏损有限、盈利无限”,投资者支付款项后,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卷款失联。

二是场外配资陷阱。投资者被“高杠杆、零门槛”配资广告吸引,在某分仓软件平台存入10万元本金获取50万元操盘资金。操作后平台显示连续盈利,但当投资者要求提现时,平台以系统故障为由拒绝,随后无法联系,本金无法取出。

三是投资咨询陷阱。投资者被“买酒送牛股”广告吸引,花费数万元买酒后被拉入微信群接受“指导”,群内“老师”每日分享涨停股并发送虚假盈利截图,投资者按建议进行操作后亏损严重,不久微信群也随即解散。

四是假冒持牌机构诈骗陷阱。投资者被互联网平台某自称为券商内部人员的不法分子诱导,相信其“可帮助开通机构账户,优先购买大宗交易折价股票”的话术,下载并注册聊天专用软件和仿冒交易软件,注入大额交易资金后无法取出。牢记 “四要四不要”,守住财产安全底线。

如何避开陷阱?做到 “四要四不要”

为帮助投资者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陷阱,上述监管部门特别提醒广大投资者,务必做到 “四要四不要”,切实守护个人财产安全。其中,“四要”分别是:

一是要认准正规持牌机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须经批准,名单可在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网查询,如参与跨境投资,应通过“沪港通”“深港通”及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等合规渠道进行;

二是要使用官方渠道。下载交易软件请认准正规持牌金融机构官网,如发现可疑活动或诈骗行为,请及时拨打证券期货机构官方网站公布的客服热线进行核实;

三是要验证收款账户。资金只能划转至持牌机构以公司名义开立的银行账户,切勿转入个人或第三方账户;

四是要留存证据。妥善保存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推广链接、相关人员联系方式等,如不慎遭遇诈骗遭受损失,请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四不要”分别是:第一,不要轻信“高收益、低风险”承诺;第二,不要加入来源不明的“投资群”“喊单群”;第三,不要向陌生APP、网站转账充值;第四,不要通过境外平台、社交媒体私下交易。

监管部门呼吁,广大投资者应保持理性,擦亮双眼,自觉远离非法证券期货活动陷阱,共同维护深圳资本市场良好生态。投资者可随时登录中国证监会(www.csrc.gov.cn)、中国证券业协会(www.sac.net.cn)、中国期货业协会(www.cfachina.org)、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www.amac.org.cn)官网,查询合法机构及从业人员信息,从源头规避投资风险。

校对:赵燕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