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板材:跑出智能制造“加速度”,轻量化汽车钢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梁谦刚2025-09-05 17:31

本文为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出品的【公司研究】系列之《本钢板材:跑出智能制造“加速度”,轻量化汽车钢夯实长远发展基础》

业绩减亏成效显现。 2025年上半年,本钢板材完成生铁产量519.97万吨,粗钢产量541.65万吨,钢材产量816.16万吨。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46.98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环比呈现回升态势。更值得关注的是,公司亏损幅度显著收窄,归母净利润同比减亏9.21%,这一改善主要得益于公司深入推进降本增效措施、高端化转型、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等系列举措。报告期内,受铁矿石、焦煤等原材料价格下降因素影响,钢铁行业经营业绩持续修复。公司通过“强化市场分析研判,抓好原材料合理采购及采购波段把控”,切准低点采购并优化库存节奏,同时拓展年度长协采购合作以获取优惠价供应,有效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

跑出智能制造“加速度”。公司坚定不移推进产品高端化战略,2025年上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重点产品占比同比提升31%,热成型系列产品销量同比提升89%,高附加值新产品增利2737万元。这一成绩源于企业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坚定贯彻,通过构建“技术引领+产品跃迁”双轮驱动策略,聚焦汽车钢、管线钢、集装箱用钢等核心领域,推动产品结构从“规模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型。2300产线成功轧制2180mm、2190mm超宽幅热轧板,刷新国内热连轧机组最宽板纪录。

公司依靠数智技术创新驱动,数据资产化率达到88%,在炼铁高炉巡检、炼铁测温取样、捞渣等3D岗位投入机器人26台套,换人率由9%提升至32%,智慧指数82.67分,由集成级进入优化级,相比前期69.26提升了19.36%,跑出了板材智能制造“加速度”。

深入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公司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从能耗、排放、产品认证等多维度发力,成果显著。公司重点开展了绿色工厂申报、板材公司“碳”管理工作方案编制、“十五五”低碳发展规划编制、绿钢产品试制及低碳排放钢产品认证、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数据收集上报、碳管家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工作。持续推进半钢工艺路径低碳排放产品的试验,实现综合降低碳排放27%—40%。公司聚力“追新逐绿”,持续推进超低排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重点围绕焦化、烧结、炼铁、炼钢、轧钢 5 大重点工序推进管理提升、生产工艺改进、能源结构优化,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吨钢综合能耗大幅降低。

“反内卷”或将释放行业盈利空间。当前,政策层面、行业协会及企业均在谋划破解“内卷式”竞争难题。钢铁行业因下游需求下滑、上游铁矿石成本高企,利润空间长期受到挤压。东方证券认为,钢铁行业不只有“反内卷”带来的短期投资价值,“反内卷”的提出或将催化减产措施落地,而且行业供给端、成本端均存中期边际利好预期,有望稳定钢材价格并释放行业盈利空间。

银河证券表示,随着行业供需格局的改善,龙头钢企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有望迎来修复。从供给侧看,产业政策持续显效,钢铁产能呈收缩趋势,行业集中度有望持续提升;从需求侧看,两新政策助力下游制造业投资加速,行业有望受益于制造业升级和AI转型。

加快轻量化汽车钢研发。当前,安全、低碳、环保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随之而来的是新能源汽车对“瘦身”的不懈追求。为满足新趋势下的汽车产业“钢需”,本钢板材正加快打造轻量化、高强度、低成本汽车钢,形成销研产一体化高效运营链条,让汽车钢产品更好地助力公司产品结构提质升级,以高端品种和市场优势夯实长远发展基础,加快打造以汽车板为引领、极具国际竞争力的精品板材基地和国内一流优特钢基地。

今年上半年,本钢板材针对980MPa级超高强钢产品表面质量问题开展专项攻关,产品顺利通过了主机厂认证。超高强钢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汽车零部件的厚度,从而实现汽车的减重。本钢板材的这一成果为汽车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减重方案,有助于推动汽车行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

风险提示

1. 宏观经济政策风险。

2. 原燃料价格及供应风险。

3. 环境保护风险。

版权声明

本报告基于证券时报社旗下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独立撰写,但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版权仅为深圳证券时报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公司、机构、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

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证券时报·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报告排版与编辑:何予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