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我国环保产业正迎来深刻变革,而危废行业正经历从“规模逻辑”向“价值逻辑”的深度切换,市场竞争格局重塑、经营压力加剧成为行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当前,行业一方面面临政策趋严、技术标准提升的外部要求;另一方面受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企业纷纷寻求业务升级与技术突破以抢占发展先机。
在此背景下,东江环保(002672)通过资源化转型与创新驱动,持续巩固危废处理行业龙头地位并全力向资源循环领域转型升级,不仅展现了企业应对行业变革的主动作为,更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路径。
经营提质见成效,资源化业务成增长引擎
据公司半年报,东江环保于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5.00亿元,虽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同比下降3.40%,但公司通过深化内部经营改革,在资源化业务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其中,资源化产品销售额达6.46亿元,尤为亮眼的是新产品销量同比激增272%,成为拉动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
在新产品研发与落地方面,公司子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创新转化能力。昆山净化成功试产纳米级碱式硫酸铜,填补了公司在高端铜盐材料领域的空白;江门东江自主研发的“江循”硝基漆稀释剂实现量产,该产品凭借行业领先的溶解性与环保性,迅速获得市场认可,为公司资源化业务拓展了高端化、差异化赛道。
与此同时,面对行业转型机遇,东江环保积极布局新业务领域,通过战略转型培育未来增长极。公司果断切入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赛道,通过组建合资公司搭建业务平台,快速整合区域内汽车拆解厂、再制造企业及修理厂资源,形成了协同高效的产业生态。
目前,公司已组建标准化产业联盟,并成功注册“东江再生”“东江焕新”“东江新绿”三大品牌,建立起完善的品牌输出标准化管理体系,标志着公司在资源循环业务领域实现新突破,为业务多元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创新驱动,筑牢发展根基
作为科技型环保骨干企业,东江环保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设立了1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10个省部级创新技术平台,构建了“试验验证-优化升级-产业推广”的完整研发模式,极大地加速了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化。
近年来,东江环保在技术创新方面成果丰硕。自主研发的碱式碳酸铜制备方法荣获美国专利商标局颁发的发明专利授权;成功开发出纳米级碱式硫酸铜和氢氧化铜、超细铜粉、氯化亚铜等一系列面向高端化、差异化市场的前沿铜产品,提升了公司在高端材料领域的竞争力。
在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方面,东江环保同样成绩斐然。以PCB行业产生的含铜蚀刻废液为原料,开发出用于环保新材料的高纯碱式碳酸铜、晶硅光伏材料合成用催化剂无水氯化铜等产品,并实现投产,有效推动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垃圾渗滤液处理提供了更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
目前,尽管东江环保在经营业绩上仍面临一定挑战,但不难看出,公司在资源化转型和技术创新等方面正在持续作出改变。在2025年半年报中,东江环保亦明确指出,公司将持续深化“三极四强”改革,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提升运营效率。在业务拓展方面,公司将加大市场开发协同力度,建立“国内—海外”营销体系联动机制,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同时,公司将继续聚焦资源化业务高端化、差异化发展,加大在高难危废处理、矿山冶炼废渣等领域的探索,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