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上,资本市场活力蓄势待发。
证券时报“从资本市场看地方高质量发展”大型融媒报道采访组日前在西藏调研时获悉,西藏自治区地方金融管理局(以下简称“西藏金融局”)正以“格桑花行动”为核心抓手,推动在藏企业加速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不久的将来,“格桑花”有望在资本沃土中竞相绽放,花满高原。
金融的“源头活水”正持续赋能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年,西藏金融业增加值达266.82亿元,对西藏经济增长贡献率为24.8%,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历史上首次超过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西藏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梯次培育 让“格桑花”绽放资本市场
2023年,西藏推出企业上市“格桑花行动”,这是西藏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第一个高规格、系统性、专业性的企业上市行动计划。
两年多来,“格桑花行动”已开花结果。5月16日,绿茶集团作为“格桑花行动”的受益者,正式登陆港交所,募集资金约12.11亿港元,主要用于拓展主营业务。这是西藏精准实施“格桑花行动”以来第一家在港上市的企业。
格桑在藏语中意为“美好”,“格桑花”意为“盛世花”。西藏实施企业上市“格桑花行动”,从顶层设计、政策引导、要素集聚、环境优化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重点突破,不遗余力推动藏企上市(挂牌)融资,打造一批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强、抗风险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上市公司,让藏企如千万朵格桑花一样竞相绽放、欣欣向荣。
为此,西藏建立完善了企业上市“1+N”政策体系。其中,“1”即“格桑花行动”计划。“N”即出台实施的企业上市融资考评细则、推动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对接北京证券交易所专项实施方案等配套制度文件。截至目前,“格桑花行动”已成为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头部企业认可的品牌,“有事就找上市办”成为上市后备企业的共识。
召开协调会、上门服务、走访调研……西藏金融局持续追踪上市后备企业反映的问题,已协调解决18家拟上市企业信贷融资、手续办理、土地使用等老大难问题28个。同时,西藏金融局还组织银行机构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融资“白名单”机制,并为上市后备企业新增最高3000万元信用贷款额度,目前已累计向55家上市后备企业新发放贷款109.5亿元。
西藏自治区党委金融办副主任、金融局副局长王建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格桑花行动”推动下,西藏已建立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的上市后备企业重点资源库,累计筛选确定入库上市后备企业115家,其中成熟期企业23家、成长期企业46家、初创期企业46家。
“我们将用好用足用活中央赋予西藏企业上市的优惠政策,全面实行‘培育一批、股改一批、辅导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做强一批’的‘六个一批’的梯次推进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质地优良、竞争力较强的多层次资本市场‘西藏板块’。”王建丰说。
据悉,自2016年起,中国证监会对西藏企业IPO实施“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优惠政策。这项政策在“坚持程序不降,标准不减”的前提下,为符合条件的西藏企业提供上市政策支持。
下一步,西藏将加大力度精准实施“格桑花行动”,实施六项工程(“破茧”“冲刺”“孵化”“提质”“进阶”“问效”),不断增加上市公司数量、获得资本性的直接融资、提高上市公司发展质量,让“格桑花行动”的投融资“活水”持续润泽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
基金矩阵 资本招商激活发展动能
基金招商是创新财政投入、撬动社会资本“集中资源办大事”和激活民间投资有效的战略“支点”。与内地基金招商发展火热相比,西藏基金招商仍处于初级、起步阶段。为弥补短板,西藏目前正加快打造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基金矩阵,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资本活力。
5月18日,总规模15亿元的“拉萨市产业强市母基金”正式设立并宣布启动运作,由毅达资本负责管理。该基金是西藏地级市层面的首只政府引导基金,也是拉萨市推动产业升级、引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基金。
这也被认为是西藏基金招商的新起点,未来还计划在山南、林芝等地持续探索基金招商模式,即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并带动区内外产业基金发挥作用,重点投资(参股)区内外优质企业,收购(控股)区外上市公司等。
根据2024年5月发布的《关于推动西藏自治区私募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西藏将打造私募股权投资集聚发展区,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及基金来臧展业兴业。为此,西藏金融局主动与中信投资控股、中国人寿资产管理、长江产业集团等对接设立基金、基金投资等合作事宜,助力西藏私募股权基金发展驶入快车道。
未来,西藏金融局将持续推动政府引导基金设立试点工作,健全完善从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链基金、并购基金等面向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的基金投资“接力棒”赋能体系,打通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到资本市场培育的全链条,加速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提质增效 金融业撑起经济增长“顶梁柱”
在为西藏发展提供“源头活水”同时,金融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2024年,西藏金融领域有9项指标增速居全国第一,金融业增加值达266.82亿元,同比增长15.9%,增速居全国第一,历史上首次超过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今年,西藏金融业发展强劲势头得以延续。上半年,西藏实现金融业增加值达118.85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继续居全国第一,直接拉动西藏地区GDP增长2.9个百分点。
立足国家所需、西藏所能,西藏叠加政策、能源、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这既需要金融机构发挥更大作用,也为金融机构发展提供了宽广舞台。
王建丰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西藏将坚持以“用”为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高原经济发展、高原生态环境、高原群众所需的产品和服务,在支持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位于拉萨金珠西路上的浦银大厦,已于今年3月13日正式启用,这座金融新地标将引入银河证券、东方财富证券和东方证券等头部金融机构。同时,浦银大厦还被赋予多重战略定位:拟打造成为西藏“格桑花行动”计划的孵化地、服务在藏企业全生命周期基地和“引企入藏”的落户基地,以及拉萨产业基金孵化企业的聚集地。浦发银行拉萨分行行长赵晋义说:“后续将依托总行的区位优势,不断汇集长三角金融要素企业,共同服务好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据悉,西藏金融局将联合区(自治区)市两级财政、国资部门,设立且用好产业(股权)投资基金,探索将银行机构股权直接投资试点业务拓展至西藏,协调争取中央企业、全国性金融企业投资(控股)的企业迁入西藏或在藏设立分支机构。
按照规划,西藏将力争2025年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以上,新增贷款超500亿元,融资担保余额同比增长20%以上,持续巩固金融业“第一动力”地位。
校对:刘榕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