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要约收购市场升温 目前已有17家公司涉及要约收购
来源:深圳商报作者:陈燕青2025-08-20 08:48

今年以来,A股要约收购市场不断升温。根据Wind统计,今年已有17家公司涉及要约收购,远超去年全年的11家。在上述要约收购中,既有主动要约,也有被动要约;既有全面要约,也有部分要约。从要约收购方来看,除了大股东,还有上市公司。在宣布被要约收购后,大部分公司如申科股份、浩欧博、ST新潮等纷纷大涨。

要约收购是指收购人依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开向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发出收购要约,一般分为全面要约和部分要约。要约收购约定的收购期限一般不得少于30日,并不得超过60日。各国法律对强制要约收购触发点的规定各不相同,我国目前的强制要约收购触发点定为30%。

8月6日,申科股份发布公告,深圳汇理鸿晟产业控股企业(有限合伙)正在进行要约收购公司股份。本次要约收购的申报价格为16.13元/股,期限为30个自然日,从7月29日至8月27日。收购人取得公司41.89%股权,触发了全面要约收购的义务,向除控股股东何全波及第二大股东北京华创外的所有股东发出要约。

此前,山东枣庄市台儿庄区国资中心旗下的深圳汇理以10.13亿元成功竞得申科股份41.89%股权,这一交易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申科股份今年至今股价大涨逾五成。

一般来说,通过要约收购,收购方可以快速收购大量股份,从而对目标公司进行控股。不过,由于要约收购通常需要以溢价进行,且需向大部分股东发出要约,收购方需要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

今年要约收购的一大特点是出现了多起一家上市公司对另一家上市公司发起要约收购的情况,如海南机场要约收购美兰空港、海光信息要约收购曙光数创、中国生物制药要约收购浩欧博等。

4月30日晚间,海南机场宣布拟23.39亿元收购港股美兰空港50.19%股权,成为美兰空港的控股股东。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南机场继续对美兰空港发起全面要约收购。

从今年要约收购案例来看,其目的大概有以下几点,一是实施行业内横向整合,二是大股东巩固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三是借此获取上市公司控股权。

要约收购是否蕴藏投资机会?深圳一家私募基金高管表示,“要约收购套利的核心原理就是二级市场股价和要约价格之间的差价。一般来说,要约收购价相对于目前股价溢价率越高、要约收购比例越大,对股价的提振作用越明显。”

责任编辑: 陈勇洲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