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近百亿提前布局北交所中报行情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钟恬2025-08-09 20:32

截至8月8日收盘,共有6家北交所公司晒出半年成绩单。

其中,民士达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6302.78万元,暂居“盈利王”之位。其他公司也大多呈现出业绩同比增长态势,华密新材则于公布业绩第二天便获得机构买入1404.68万元。

下周开始,北交所上市公司将进入半年报披露密集期。从市场表现来看,行情正在回归业绩主线。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重仓北交所市值约99亿元,提前布局北交所中报行情。开源证券认为,高成长、高稀缺、高股息成为北交所投资的核心逻辑。

民士达盈利居首

民士达日前发布了北交所今年首份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2.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182.55万元,同比上涨27.91%;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302.7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873.09万元,同比上涨42.28%。上半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4435.43万元,同比增长86.70%。

民士达是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突破芳纶纸生产的“卡脖子” 关键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成为国内第一家芳纶纸制造商,实现芳纶纸生产的国产规模化制备,有效弥补了我国芳纶纸产业链的短板。目前,公司芳纶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美国杜邦公司。

民士达表示,上半年公司引入外籍销售人才,深化“铁三角”营销模式(市场深耕+服务强化+品牌建设),显著提升行业站位与服务能力,新获授权发明专利7项,核心竞争力增强。

银河证券认为,民士达的募投项目新型功能纸基材料项目于今年6月如期投产,新产线前期主要是为各型产品积累工艺数据、确保关键性能达标,预计下半年起产能将逐步爬坡贡献业绩增量。民士达的主营产品芳纶纸技术壁垒高,盈利能力较好,随着行业国产化替代进程加快和新兴领域及中高端市场需求扩大,将持续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RO膜基材等新产品布局有望打造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

作为北交所的明星企业,民士达是目前已披露业绩公司中盈利最高的北交所公司。今年以来,民士达累计涨幅达124.63%。

华密新材获机构买入

作为PEEK材料概念股,华密新材近日表现强势。华密新材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3亿元,同比增长6.49%,实现净利润1676.79万元,同比下降18.57%。在8月6日披露半年报的当天,公司大涨29.96%。8月7日,公司股价再度拉高,盘后龙虎榜显示,华密新材当天获得“拉萨天团”三家游资和机构追捧,其中买二席位机构大举买入1404.68万元。

华密新材是一家专业从事橡塑材料及其制品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主导产品是特种橡胶混炼胶和橡塑制品。公司拥有多项专有技术,可与主机厂同步开发新产品,已与长城汽车、中国一汽、三一重工、中石化、中国中车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已披露半年报的北交所公司太湖雪、并行科技、惠同新材、同惠电子上半年净利润均录得增长,这些亮眼的业绩吸引了市场关注,为北交所中报行情奠定了基础。

并行科技作为国内领先的算力服务和运营提供商,是北交所最受投资者关注的企业之一,今年以来股价累计涨幅翻番。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58亿元,同比上升69.27%;归母净利润为508万元,同比上升20.05%。

并行科技在半年度报告中提到,公司算力服务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其中智算云业务成为收入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算力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0.51%。此外,公司与多家国家级超算中心及各类算力资源提供商深化合作,扩大自有算力资源池,为科研和企业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超算云服务。

绩优公司估值有望修复

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经济发展工作委员会专家余伟认为,沪深A股和港股二级市场行情稳步上涨,已走出慢牛趋势,而北证50成份指数已在接近历史新高的位置横盘震荡超过三个月。

“随着北交所上市公司半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北交所绩优公司有望借此迎来估值修复,尤其可关注业绩超预期增长的公司。”余伟认为。

开源证券表示,在当前估值总体较高的情况下,建议关注部分北交所公司中长期的配置潜力,关注2025年半年报业绩超预期、估值相对合理、具备新型生产力的稀缺性标的公司。反之,应关注部分公司高估值和业绩不达预期公司的波动风险。

开源证券看好北交所的“三高”企业,即高成长、高稀缺、高股息企业。据称,北交所专注于扶持细分行业的专精特新龙头中小企业,通常是在产业链上的细分关键环节,在产业链景气度较高时,这部分细分行业龙头公司成长速度会加快,投资价值增加。

东吴证券认为,北交所行情主要受产业催化驱动。产业消息面上,固态电池板块受头部设备厂商陆续出货,加速行业量产进度影响,灵鸽科技、纳科诺尔等标的在本周初表现活跃。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华为云新一代昇腾AI云服务首次亮相,带动华为概念股明显上涨。

在西部证券分析师曹森元看来,政策面上,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持续发力,适时加力”的宏观政策定调,叠加国家级基金明确支持现代化产业升级与核心技术攻关的导向,为中长线资金布局专精特新企业提供了政策背书。后续市场表现将更多依赖于产业政策落地节奏与企业盈利修复进度的双重验证,在宏观政策托底与产业升级共振背景下,具备核心技术优势的成长型企业仍有望在波动中出现结构性机会。

图片

校对:彭其华

责任编辑: 王智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