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纯碱行业高质量发展趋势 中盐化工立足资源优势巩固市场竞争力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8-05 21:43

中盐化工(600328)是国内纯碱、氯碱行业巨头,公司参股子公司中盐碱业以68.0866亿元取得天然碱采矿权以来持续获市场关注。

8月5日晚,公司发布对上海证券交易所的问询函回复,进一步披露本次交易细节,回应市场关切。公司在行业低谷期逆势加大投入,布局天然碱的决心和战略规划落地,持续聚焦主责主业,保持战略定力。纯碱较低迷的行情也让本次矿权投资具备更低的成本,将有力提升公司纯碱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反内卷”的政策支持下率先破局,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行业格局演变,持续巩固成本优势

根据问询函回复,在纯碱价格下降趋势的背景下,公司通过本次交易投资天然碱项目、扩大纯碱产能,是基于行业周期性所做的长远布局。

纯碱是当前“内卷”最严重的产业之一。西部证券8月2日研报指出,行业竞争激烈,各企业提高开工率以降低成本,导致库存高位,陷入价格持续下探的“内卷”境地。参考百川盈孚的理论日度毛利数据,目前合成碱法(包括联碱法与氨碱法)纯碱均已亏损,两者合计产能在行业中约占到82%比例。

产能集中化与工艺革新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特征,头部企业提高市占率、天然碱法逐步取代合成碱法,成为推动产业升级摆脱“内卷”的关键。根据国家政策,新增化学合成碱产能受到严格限制,而新增天然碱产能则不受限制。

2025年一季度,SW纯碱板块过半上市公司亏损,而中盐化工一季报、半年报均盈利,这得益于公司现有合成碱领先的成本优势。公司居安思危,加码天然碱资源完善产业布局,推动行业“反内卷”。借鉴海外经验,美国在发现天然碱矿并投产后,数年之内,美国市场的合成碱产能陆续退出市场。

在我国多种纯碱技术路线共存的现状下,天然碱将长期享有相对高收益回报。天然碱法直接溶采矿物,可减少能源消耗,顺应“双碳”目标政策要求;节省原盐、石灰石、合成氨等外购成本。天然碱法完全成本仅800元/吨至900元/吨,平均而言,天然碱吨碱生产成本比合成碱低约500元至800元。

公司本次获得的天然碱采矿权估值方法选用收益法,估值金额为70.17亿元。估值报告显示,2025年1月至6月纯碱均价为1369.04元/吨,收益法预测中项目投产初期纯碱价格为1250元/吨,5年后平稳涨至1321元/吨。公司在公告中表示,结合纯碱行业历史长周期平均价格情况、纯碱市场需求随经济持续增长、天然碱导致纯碱行业格局变化等因素分析,本次估值收益法中纯碱预测价格具备合理性。

周密筹划融资事项,保持稳健现金流水平

问询函指出,估值报告显示,后续天然碱项目投资金额较大,未来3年(建设期内)预计投资金额超过150亿元。公司在回复中对资金来源进行了详细披露。

截至今年7月末,公司可用货币资金余额及银行承兑汇票余额合计47亿元,计划以25亿元用于天然碱项目投资,并拟通过本次控股合并中盐碱业,向银行申请20亿元并购贷款。

同时,公司计划引入战略投资者,获得股权融资资金。参照同步披露的签署合资协议公告,山东海化、内蒙古蒙盐盐业集团分别拟对中盐碱业增资不超过23.2亿元、8亿元。

公司表示,为保证项目前期采矿权竞拍价款支付、溶采试验投入等资金需要,公司拟于本次交易完成后增加中盐碱业注册资本至80亿元。前述资金来源足以覆盖本次天然碱采矿权68.09亿元价款支付及项目前期投入资金。

对于后续建设资金,公司基于与国有银行及主要头部股份制银行的战略合作,已启动天然碱项目后续固定资产投资的专项融资工作。目前,主要合作银行正牵头组建银团,为公司或标的公司提供项目贷款,该贷款将专项用于本项目建设。

公司将现金流和流动性风险管理置于首位,相关投资对于公司现金流和流动性产生影响,问询函回复中也做了说明。

结合历史数据及行业判断,纯碱价格不存在长期持续下滑的基础,随着落后产能的退出,纯碱价格预计向历史均值水平回归,公司未来长期现金流将优于现状。同时,公司将维持稳健的现金余额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加强客户信用管理和收款流程,优化库存水平,加速营运资本周转,确保满足短期运营和偿债需求。

截至2024年12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保持在29.67%的行业较低水平,且连续五年稳定维持在50%以下的低负债区间。公司2025年7月末逾47亿元资金储备(含银行承兑汇票)构筑了坚实的安全边际,为天然碱项目投资、核心技术升级提供了充沛的流动性保障。

把握机遇逆势投资,构建更强产业链体系

实际上,投资天然碱业务系中盐碱业、中盐化工、中盐集团的重大战略,并非基于短期市场情况考量。

天然碱法具有成本优势及环保优势,长期来看,将替代一部分高成本的化学合成碱项目。中盐碱业不投资本次天然碱项目,亦会存在其他市场主体进行投资,届时产能释放后中盐化工的发展空间将受到挤压。因此,本次天然碱投资对中盐化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是保障中盐化工长期立足纯碱市场、提升持续经营能力的重要举措。

当前公司具备390万吨纯碱产能,位列行业第三,到2028年500万吨天然碱项目投产后,公司有望实现890万吨的总产能,居行业头部地位。今年7月15日,华泰证券研报指出,伴随天然碱矿开发进度逐步推进,公司在纯碱领域的规模优势和成本竞争力有望进一步增强。华泰证券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8亿/5.1亿/8亿元,目标价8.96元(前值为8.4元),维持“增持”评级。

另一方面,当前纯碱市场行情已在矿权成交价格中反应。本次天然碱采矿权竞拍系在纯碱行情较为低迷的情况下进行。如在纯碱价格高涨的情况下进行,受市场情绪及市场参与者预期影响,成交价格可能更高,在下行期逆势投资体现了公司把握行业机遇的前瞻发展格局。

纯碱作为基础性化工产品,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关系国民经济基础产业链安全。2025年正处于产能结构性调整与绿色转型的关键阶段,行业供需格局加速演变。传统行业(房地产、建筑、汽车、日化)以及新兴领域(光伏、新能源汽车)共同驱动下,2024年我国纯碱产量和表观消费量分别大幅增长17.05%和19.24%。因此,公司在行业内的发展空间广阔,通过本次交易控股中盐碱业并投资天然碱项目,做强、做优、做大纯碱产业,符合公司发展战略。

中盐化工以建设世界一流化工企业为目标,遵循“盐为基础、突出主业、强链延链、绿色发展”的发展思路,以做强、做优、做大两碱、两钠、两树脂为发展方向,把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体系。

责任编辑: 赵黎昀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