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国
安毅
2025-08-05 09:54
据7月31日《半月谈》微信公众号报道,近年来,旅拍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景区蓬勃生长。这种新的文旅样态,为游客提供了全新的游玩体验,也逐渐成为文旅经济的新支点。但随着从业者越来越多,强行拉客、霸占网红机位等乱象也逐渐显现,让游客选择旅拍时既期待又担忧,影响着不少人对一座城的印象和体验。
平台摄影师长期“占领”观景台、“9.9元低价引流、选片时漫天要价”……一段时间以来,部分旅拍从业者将本应全民共享的旅游公共资源异化为私人牟利工具,种种乱象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一定程度上暴露出监管漏洞。
规范旅拍行业,需要超越简单的“堵”与“禁”。在制度设计层面,可借鉴餐饮行业“明厨亮灶”的透明化理念,要求旅拍经营者公示服务项目明细、价格构成公式和纠纷处理流程,以信息对称遏制消费欺诈。对强买强卖、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应建立“线上巡查+线下抽查”的监督机制,探索设立旅拍服务“黑名单”制度。此外,更重要的是加强行业自律,支持成立旅拍行业协会,由头部企业牵头制定涵盖服装卫生、拍摄伦理、后期标准等全流程的团体标准。
针对景区空间的使用冲突,可创新采用“动态配额”管理系统,结合游客流量大数据实施错峰预约制。在这方面,杭州西湖景区创新推出“黄金一小时”管理方案,在早间开放核心景点供专业拍摄,既保障了普通游客权益,又满足了商拍需求,这种“时空划界”的智慧值得点赞,也值得更多景点借鉴。
站在文旅融合发展的时代坐标上,旅拍产业正经历从野蛮生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那些依赖套路营销的投机者注定被淘汰,而专注文化内涵、提升服务品质的经营者必将走得更远。推动旅拍行业良性发展,需要监管部门坚决整治乱象,同时为创新留出试错空间;也需要各方协同发力,在实践中寻找游客体验、商业利益与公共价值的最大公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