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南京市发布的最新数据,上半年,南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
数据还显示,上半年,南京规模以上工业37个行业大类中有30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达81.1%。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其中汽车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16.1%、11.2%、10.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9.1%和9.7%。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增势较好,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45.0%、22.1%、44.2%。
7月22日,脑机接口产业培育大会在南京召开,一批重要成果问世,一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
6月21日,南钢集团与华为联合研发的“元冶”钢铁大模型架构和工业智能化平台正式发布;
5月8日,国内首个专注于光子芯片领域的专用大模型——OptoChat AI在南京发布……
一系列数据增长以及创新举措背后,是今年以来,南京市建立产业攻坚机制,围绕产业主攻方向,在市产业强市办的基础上成立人工智能(软件)、机器人、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通信4个产业攻坚办,同时升级智能电网等6个产业专班,以攻坚姿态和务实举措推动重点产业加快突破,取得积极成效。
走进南智光电,会议室里讨论声此起彼伏。“我们正在梳理OptoChat AI的应用反馈,并对2.0版本的升级方向进行探访尝试,预计今年内可以上线。”产品经理王海若表示。近日,南智光电宣布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据了解,本轮融资除了重点支持南智光电产线运营,满足日益增长的产业与科研级客户对光子芯片定制开发、中试验证与小批量试产的需求外,还将用于升级已有的OptoChat AI光子专用大模型平台,打造“从设计到流片”的一体化光子智能引擎。
推进产业强市战略,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之举、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推动经济企稳回升的必然要求,必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南京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南京市紧紧围绕“1+4+6”(即1个市产业强市办、4个产业攻坚办、6个产业专班)工作组织体系,建立全市攻坚机制,以优势产业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形成全市攻坚合力。
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南京市机器人核心产业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约20%;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收入达5200亿元,增速16.5%;人工智能核心产业收入260亿元,增速26%;生物医药产业营收达1185亿元,增幅11.5%;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实现营收742亿元,同比增长12.1%;此外,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产业均保持两位数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