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补西北空白!酒钢宏兴奥氏体不锈钢获国家级认证 加速氢能国产化进程
来源:证券时报网2025-07-31 22:04

近日,酒钢宏兴(600307)不锈钢分公司自主研发的液氢/液氦极低温环境压力容器用S31603(JLH)奥氏体不锈钢钢板,正式通过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技术评价,获得生产销售资质,成为国家氢能用材家族的新成员。这一突破不仅填补西北地区极低温特种钢材技术空白,更将推动氢能储运装备国产化进程,助力国家清洁能源转型与"双碳"战略落地。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氢能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作为产业链关键环节,液氢储存对材料性能要求极为严苛——液氢需在-253℃储存,液氦温度更低至-269℃,普通钢材在此环境下易脆性断裂。2022年,不锈钢分公司精准捕捉氢能产业对极低温材料的迫切需求,组建专业团队启动技术攻关。当时国内仅有少数企业掌握该技术,西北地区尚属空白。

研发团队通过系统研究奥氏体不锈钢在极低温环境下的失效行为、微观组织演变及塑韧性变化规律,历时一年攻克化学成分优化设计、高可焊性综合设计、高纯净度冶炼控制等关键技术瓶颈,成功开发出极低温环境压力容器用S31603(JLH)奥氏体不锈钢钢板。经第三方检测,该钢板及焊缝在-269℃环境中展现出优异的塑性、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氢脆敏感性极低,完全满足液氢/液氦储罐的极端性能要求。酒钢同步建立完整的企业标准体系,为规模化生产奠定质量管控基础。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组织专家评审认定:该产品生产工艺、实物质量及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适用厚度范围达5-60mm,温度横跨-269℃至100℃,可广泛应用于液氢/液氦储存设备制造。项目负责人强调,"该成果不仅缓解了国内特种钢材短缺问题,更将加速氢能产业链关键装备的国产替代。"

随着国家"双碳"战略深入推进,公司此次技术突破为西北地区高端制造业注入新动能,也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重要材料支撑。未来,该材料规模化应用将显著降低氢能储运成本,推动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


(CIS)

责任编辑: 谢伊岚 
校对: 祝甜婷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