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优化药品集采规则可有效遏制恶性低价竞争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郭博昊2025-07-25 09:37

7月24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施子海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近期第11批药品集采工作已经启动,国家医保局研究优化了具体的采购规则。在中选规则方面,优化了价差计算的“锚点”,不再以简单的最低价作为参考,同时报价最低企业要公开说明报价的合理性,并承诺不低于成本报价。

施子海指出,集采过程中,国家医保局将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的优化集采措施,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过去简单以最低价作为药品集采参考,让企业陷入价格战漩涡。为了中标,企业拼命压低价格,甚至不惜低于成本报价,这不仅压缩了利润空间,还导致企业无暇顾及研发创新。”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国家医保局相关举措,能有效遏制恶性低价竞争。企业不能再盲目压价,而是要综合考虑成本、质量等因素合理报价,将促使企业把精力从价格战转移到提升药品质量和研发创新上。从医药行业整体看,这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环境,让真正有实力、有创新能力的企业脱颖而出,推动整个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在质量保证方面,要求投标药品的生产线两年内不存在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情形,药监部门对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要求高于以往。在报量方面,医药机构可以通过选择报具体品牌的量,把自己认可、想用的品牌报上来。

施子海表示,药品价格是社会各方面广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除了麻醉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执行政府指导价以外,其他药品都是由企业自主定价,通过市场竞争形成。2018年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开展了10批药品集采,覆盖了435种药品;地方也相继开展了省级和省际联盟集采,形成了协同补充的工作格局。

责任编辑: 孙孝熙
校对: 李凌锋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