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年内有在港粤企A股上市?深交所“H+A”路径已明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1财经APP作者:杨坪2025-07-23 15:51

近日,有市场消息称,相关主管部门已与中国证监会相关司局就资本市场支持深圳综合改革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预计年内将有包括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回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等一系列改革成果落地。

截至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稿前,尚未有证券监管部门确认该消息的真实性。

据前述消息称,自《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 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印发以来,深圳相关部门加强与各部委的沟通,同时全面梳理相关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情况,充分了解企业诉求。后续,还将积极调研、广泛收集企业诉求,继续抓好优质上市后备资源培育,深化资本市场协同合作。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表示,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企业通过在深交所二次上市可以募集资金,进一步推动企业自身发展,赢得更大增长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引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在港上市企业,深交所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投资标的,也为壮大A股市场带来新机遇。

哪些企业可望首批回流?

6月10日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允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按照政策规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6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支持符合条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上市存托凭证,允许符合条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且在境内注册的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市场普遍认为,这一表态释放出两种信号。第一,从“H+A”的范围来看,不仅覆盖了200余家注册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港股企业,更向港股红筹企业及境外公司敞开大门,腾讯、阿里等万亿市值巨头有望迎回归A股新机遇。其二,因企施策的港股公司到A股上市路径明确,针对不同类型港股企业设计不同的“回A”方式,同时明确提出可采用存托凭证(CDR)。

据不完全统计,共有250家港股上市企业注册地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含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其中,有30家企业已在A股上市,还有220家尚未在A股上市。在上述220家公司中,市值前三为友邦保险、香港交易所、中银香港(02388.HK),截至7月22日的总市值分别为7371.9亿港元、5484.66亿港元、3790.34亿港元。除此以外,还有24家公司市值超百亿港元。

另一类是,符合条件的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业内认为这一范围可能更广,涵盖范围可能包括红筹企业、境外企业。其中,红筹架构企业主要是通过搭建并重组境内外架构的方式,将中国境内权益主体由红筹架构下拟境外上市主体实现并表。据统计,目前办公地在内地,但注册地位于境外的港股上市企业共有796家。其中多个万亿港元市值的互联网巨头均在此列,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等。

此外,港股中的境外公司,也有望回流A股。2018年之前,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要求必须注册在中国境内,包括注册在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均可在A股IPO,2018年政策进行了调整,开始放行红筹企业A股IPO,多家红筹公司在科创板挂牌,但对于注册在境外(包括港澳)的外资企业并无A股IPO先例。

深交所“H+A”路径明确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港股上市公司到深交所上市的“H+A”的路径,已经日益清晰。

从制度层面看,已在港股上市的红筹企业要在深交所进行二次上市,可适用包括《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创新试点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相关安排的公告》,以及《关于扩大红筹企业在境内上市试点范围的公告》等规则。

根据目前深市主板规则,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二次上市需满足两项规定。第一,市值不低于2000亿元。第二,市值200亿元以上,拥有自主研发、国际领先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较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于相对优势地位。但创业板对于红筹企业上市的要求,则主要适用于“未在境外上市的红筹企业”。

以市值2000亿元作为筛选标准,目前共有14家红筹企业符合要求,包括腾讯控股、阿里巴巴-W、小米集团-W、美团-W、网易-S、京东集团-SW、泡泡玛特等,但只有腾讯控股和腾讯音乐属于注册在粤港澳大湾区内的企业。

除此之外,市值在200亿元以上、2000亿元以下的大湾区港股企业有14家,其中属于科技类企业,且有自主研发能力的有6家。剔除未盈利企业和特殊表决权公司后,目前比较有希望按照红筹股上市标准二申报的包括康方生物、比亚迪电子、金蝶国际、晶泰控股。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港股企业在深交所上市,能够丰富深市上市公司行业矩阵与企业类型,推动估值体系优化升级。企业回归深交所上市将引入国际资本定价逻辑,为A股市场注入新的估值参照。这有助于提升A股市场估值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促进市场定价机制的完善,增强A股市场对境内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章俊进一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港股企业在深交所上市,还有助于强化服务国家战略功能。“卡脖子”关键领域企业可充分利用深交所和港交所双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为攻克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升级提供有力的资本支撑。此外,随着企业赴深交所上市,离岸人民币有望加速回流。这不仅有望带动跨境资金池规模实现新突破,还将显著提升人民币在跨境投融资中的使用占比,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促进跨境资本循环流动。

责任编辑: 李志强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