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内卷”政策的刺激下,工业品期货全线大涨!
7月22日,商品期货午后大爆发,焦煤、焦炭、多晶硅、工业硅、玻璃、纯碱等6个品种涨停,市场情绪高涨。今日市场传出国家能源局开展煤炭核查的消息,对超能力生产的煤炭一律责令停产整改,被业内认为煤炭“反内卷”开启,这引发午后黑色系的狂飙。
在钢铁、光伏以及煤炭行业相继传出减产消息后,这一轮商品行情的持续性备受市场关注。
大宗商品再现暴涨
随着“反内卷”政策的推进,从光伏产业链到黑色系,多个工业品期货不断爆发。
7月22日,商品期货早盘强势震荡,尤其是光伏产业链品种,多晶硅、工业硅等走出单边上涨的行情。午后,工业品期货全线爆发,尤其是黑色系,焦煤、焦炭直线拉升封死涨停。截至收盘,工业硅、多晶硅、焦煤、焦炭、玻璃等6个主力合约涨停。
其中,焦煤已经迈过1000元/吨的大关,收盘涨幅为7.98%,报1048.5元/吨,持仓量大减6.28万手,减仓涨停意味着空头出现了大面积平仓;焦炭收盘报1697.5元/吨,涨幅也为7.98%,持仓量减少3388手;此外,黑色系品种中,螺纹钢大涨3.12%,铁矿石涨2.49%,热卷涨2.84%。
光伏产业链则延续强势走势,从多晶硅蔓延至工业硅,两大品种今日双双涨停。截至收盘,多晶硅主力合约涨幅为8.99%,报49105元/吨,再创上市以来新高,自7月以来,多晶硅的涨幅高达50%,成为本轮商品行情的领头羊;工业硅则喜提本轮行情以来的首个涨停,本月涨幅也高达20%;今日涨幅稍微落后的是碳酸锂,但也涨了2.71%。
南华期货贵金属新能源研究组负责人夏莹莹指出,煤炭作为工业核心能源,其供应波动影响深远。对工业硅和多晶硅而言,电力成本占比颇高:工业硅约 30%,多晶硅更是高达 40%。当前煤炭供应受限推升电价上涨预期,直接加重两者生产成本,成为今日期货上涨的重要成本推手。
此外,玻璃和纯碱亦表现抢眼,双双涨停。其中,纯碱主力合约收盘大涨8.01%,报1375元/吨;玻璃主力合约收盘大涨9.08%,报1249元/吨。
首创期货魏琳表示,6月下旬,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宣布7月开始集体减产30%,加速产能出清。目前来看,行业减产已经启动。在政策驱动下,市场交易供给端缩减预期,推动煤炭、纯碱和玻璃期货减仓上涨。但短期纯碱和玻璃现货市场供需变化相对有限,尤其是纯碱供应仍呈现增加趋势,大概率延续累库状态。
煤炭反内卷来袭?
消息面上,今日市场传出国家能源局开展煤矿生产核查促进煤炭供应平稳有序的文件,其中要求年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月度原煤产量不得超过公告产能的10%,煤矿要严格按公告产能组织生产,对超能力生产的煤矿,一律责令停产整改。
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煤炭“业反内卷”正式开启,午后瞬间引爆黑色系期货。
南华期货黑色产业研究组负责人周甫翰表示,进入7月,“反内卷”政策预期升温,市场期待供给侧2.0政策出台,黑色系各品种均开启期现正反馈,焦煤主力合约在短短20日内暴涨30%,焦化环节因亏损严重开始提涨,本周三焦炭第2轮提涨即将落地,后续仍有1—2轮提涨预期。展望后市,本轮行情始于超跌后的预期差修复,目前已进展到政策预期主导的情绪脉冲行情,短期内政策预期难以落地,盘面波动仍将加剧。
平安期货研究员刘东丰告诉券商中国记者,今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针对物价变动,已经进行深入专题研究,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求“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近期各部委、行业协会相继出台针对性的行业政策。期货市场受供给收缩预期影响,内盘定价权重高的各品种相继反弹。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谢少锋在7月18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在7月19日至20日的第十届陕晋川甘钢企高峰论坛上,中钢协、工信部相继发声,推进钢铁行业反内卷,中西部钢企就破“内卷”形成共识,加强行业自律,将为实现区域钢铁产业有序、有质、有效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在魏琳看来,政府呼吁遏制过度“内卷”和削减落后产能,市场最初解读为结束新能源汽车和外卖行业的价格战。但在钢铁和光伏企业传出减产消息后,投资者开始认为这场“反内卷”行动可能影响更多的行业,导致钢铁、煤炭、新能源板块、光伏产业链集体上涨。
涨势还能持续多久?
对于此轮行情能否持续,刘东丰认为,各行业相关政策正在落实、传递的过程中,对期货价格的影响仍在发酵中。从行业自身看,这些商品前期下跌时间持续时间久、跌幅深,产业链各主体前期受悲观预期影响,产业链下游库存普遍偏低。因此,价格反弹仍处在“过程中”。
南华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寿佳露表示,商品这一轮行情的持续性,一是取决于“反内卷”政策是否真如预期以点带面扩散到其他行业,在供应端改变部分品种的供需平衡,从而改善产业利润;二是能否激发行情的更高弹性,则在于除供给侧政策外是否会有需求侧的手段相配合;三是从现实产业看,部分品种投机需求能否进一步改善,期现共振的品种在短期内也更容易延续这种强势的行情。
校对:吕久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