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中证协发布“白名单”,21家机构入选!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刘艺文2025-07-11 21:24

7月11日,中证协发布了《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拟定名单的公示》。有公募、保险、券商等21家机构投资者入选。这份名单目前还只是公示阶段。

据悉,今年1月,中证协发布实施《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指引(试行)》(下称《管理指引》)。这是新规实施后的首份白名单,此举旨在将具有示范作用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列入“白名单”,并实施动态调整,建设高质量网下投资者队伍。

21家机构入围

为促进首次公开发行证券网下投资者规范参与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提升网下投资者价值发现能力,引导专业机构投资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根据《管理指引》等有关规定,中证协组织开展了2024年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分类管理工作,评价期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中证协表示,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是中证协对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过往参与首发证券网下询价和申购业务情况进行分类管理的声誉管理机制,并非对金融机构的综合业务评价,也不代表中证协对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未来经营情况和业务开展情况的综合判断。

中证协称,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不得用于广告、宣传、营销等商业目的。

本次有21家机构入选。基金公司有博时基金、大成基金、广发基金等;券商资管有华泰资管、东方资管等;保险有泰康资产、人寿养老保险等;券商有中信证券、中金公司等。

据悉,新规在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范围内试点先行,逐步将“白名单”推广应用到其他类型市场机构,并从声誉约束起步,逐步发挥专业机构投资者在促进市场资源配置,防范化解市场风险,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核

今年1月3日,中证协发布实施《管理指引》,文件的发布有一定的背景原因。

按照证监会的行政授权,中证协建立了网下投资者精选名单评价机制,并于2022年发布了首份网下投资者精选名单,当时有19家机构入选。精选名单评价机制实施以来,在加强网下投资者自律管理,引导网下投资者合理审慎报价,维护新股网下发行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科创板八条”提出开展深化发行承销制度试点,加强询报价行为监管,研究建立网下专业投资者“白名单”制度等具体措施。

在中国证监会指导下,中证协研究建立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白名单”管理制度,以更好发挥大型金融机构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优胜劣汰的良好市场生态。

《管理指引》明确,自主申请进入“白名单”的网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应具备下列条件:具有良好的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在上一年度监管评级中,网下投资者达到A级或者相当层级以上;具有良好的股票投资管理能力,上一年度管理的中国境内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保险资金、年金基金账户连续四个季度平均总资产以及自营投资账户股票总市值达到300亿元以上;具有独立的股票研究能力,且具有两年以上主动股票研究、投资经验的中国境内研究人员、基金经理、投资经理数量合计达到30人以上;具有良好的信用记录;新股报价审慎、客观等。

考核指标方面,包括股票主动管理能力、合规风控、调整项三大类。其中,股票主动管理能力,包括新股投研团队、新股绩效考核、新股报价与持有期限、主动权益账户资产管理规模、长期业绩等细分指标。合规风控主要包括上一年度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行政监管措施、上一年度相关自律组织措施。调整项包括行业突出贡献和监管加分。

《管理指引》明确“白名单”分类管理应用机制。“白名单”分类管理情况供相关监管部门、自律组织等在分类监管、自律管理等工作中参考使用。

同时,还明确了开通网下投资者注册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激励措施。从声誉约束起步,逐步发挥“白名单”在引导网下投资者规范报价、延长持股期限方面的作用。

校对:赵燕

责任编辑: 高蕊琦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