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园区建设快步跑 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迎新路径
来源:证券日报作者:殷高峰2025-07-10 08:47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零碳园区建设的基本条件,并部署了8方面重点任务,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立一批零碳园区,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指明了方向。

“从《通知》部署的8方面重点任务来看,对新能源尤其是分布式光伏带来积极影响。”西安工程大学产业发展和投资研究中心主任王铁山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已成为“双碳”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建设零碳园区可实现新能源的就近就地消纳。

零碳园区是指通过规划、设计、技术、管理等方式,使园区内生产生活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至“近零”水平,并具备进一步达到“净零”条件的园区。

今年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零碳园区建设。四川明确到2027年,力争在全省打造一批零碳工业园区;江苏无锡启动“零碳园区建设三年行动”,三年内建成10家以上零碳园区;陕西目前已经制定《陕西省零碳或近零碳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系统谋划零碳目标与路径,以及能源消耗、资源利用、运行管理等低碳化指标;西安将遴选10家单位开展零碳(低碳)工厂和园区试点建设,推动分布式光伏、氢能、智能微电网、新型储能、绿电聚合供应等低碳技术落地应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此次《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方面对地方推荐园区的建设方案进行审核,统筹考虑产业代表性、综合示范性、碳减排潜力等因素,确定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

在王铁山看来,《通知》中的多项任务将推动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比如,《通知》提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包括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电直连、新能源就近接入增量配电网等绿色电力直接供应模式,鼓励参与绿证绿电交易,探索氢电耦合开发利用模式。

在“支持园区加强改革创新”这项任务中,《通知》提到,支持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发电企业、电网企业、能源综合服务商等各类主体参与零碳园区建设,围绕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供给消纳探索路径模式。

一家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零碳园区的核心是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分布式光伏凭借清洁、灵活的特性将成为重要选择,“‘光伏+储能’可能会是不少零碳园区的一种标配。”

“加大清洁能源建设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为支持绿电发展,国家在政策上从多方面予以支持,同时加快绿电市场化建设,促进各方共同发展绿电,未来绿电产能进一步释放有望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全面发展。”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顾问屈放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消费侧来看,零碳园区会促使园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变,并推动高载能产业向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转移,从而带动新能源资源的就地消纳与开发利用,促进区域能源结构的优化与平衡。”王铁山表示。

责任编辑: 邓卫平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