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倍轻松迎来了成立25周年。
从2000年开创眼部按摩器品类,到2021年成为科创板“智能按摩第一股”,这家专注于智能便携按摩器的企业,在中医智慧与现代科技的融合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经营之路。
倍轻松的成长轨迹,恰似其创始人马学军的日常——低调务实,却暗藏锋芒。当健康焦虑席卷年轻人,倍轻松用“产品+服务”的组合拳重新定义行业:不再是冷冰冰的硬件,而是伴随用户成长的健康伙伴。
聚焦业务
在深圳南山的一栋写字楼电梯内,镜面里映出他的身影,白衬衫,黑色单肩包,混在一群戴工牌的年轻人里,就像一名普通职员。直到有人喊了声“马总”,才恍然发现,原来眼前正回复手机信息的人,就是倍轻松董事长马学军。
倍轻松的25年是“专注”二字的诠释。从首款眼部按摩器到如今覆盖头、颈、眼、脚等多部位的产品矩阵,倍轻松从未偏离智能便携按摩器赛道,在驱动控制、传感交互、物联网等核心技术上持续深耕,累计专利超1000项,其中发明专利近200项。
回溯倍轻松的起点,源于马学军对健康产业的浓厚兴趣。他回忆道:“一开始公司定位还没那么明确,但是我做的是健康产业,做着做着,发现对健康特别有兴趣,就不断去研究。”带着这份初心,倍轻松踏上了25年的健康产业征程。
25年的发展历程中,倍轻松经历了多个关键节点。在马学军看来,聚焦成为推动公司发展的重要转折。“开始公司产品线比较散,后来做了业务聚焦,把一些无效的没用的产品线砍掉,聚焦到便携式按摩器上,这样反而销量开始提升。”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倍轻松始终秉持着差异化领先的经营哲学。“有些企业选择成本领先,倍轻松选择的是差异化领先。”马学军认为,正是这种对产品服务差异化的创新,让倍轻松在市场上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避免陷入同质化竞争的泥潭。
渠道战略的前瞻性同样亮眼。从早期的书店、百货专柜,到机场、高铁等高端场景,再到如今的加盟店与全球化网络,倍轻松构建了覆盖3300万全球用户、660万平台会员280万私域会员的服务体系。
迭代创新
产品的迭代与创新是倍轻松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008年当多数企业对电商持观望态度时,倍轻松率先布局线上渠道,开启“线下+线上”双轨模式;2019年,与阿里合作推出首款智能眼部按摩器,实现硬件与软件的深度融合;2023年,首创斜方肌按摩器,年销量突破100万台。从单一产品到“产品+服务”的“轻松一刻”模式,从国内市场到东南亚、欧美出海布局,倍轻松的每一步迭代都踩中用户痛点。
其中“轻松一刻”是倍轻松为解决传统按摩产品仅聚焦单一售卖模式,传统线下体验店多以产品展示为主,难以满足用户对即时性、专业性、体验感复合需求的健康管理品牌。而“轻松一刻”创新性地使用销售科技产品+速效按摩服务相结合的销服一体新模式,通过智能设备+人工手法+艾灸理疗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构建健康管理解决方案。
截至今年上半年,倍轻松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6家“轻松一刻”门店,已覆盖深圳、广州、西安等地区。目前轻松一刻门店模式已初见成效,预计下半年会以更快的速度打造更多门店。
共同成长
“产品本身每个一到两年都在进化,这是一个创新迭代的过程。当持续进化迭代才会出来体验更好、性能更优的产品。随着产品每年的迭代,结合每年的客户反馈,产品就活过来了。每年改变每年改善,越来越好,伴随着客户一起成长。”马学军强调。
如今,健康问题呈现年轻化趋势。马学军认为,原来四五十岁才会有的健康问题,现在二十多岁的年青人也会出现,这是因为睡眠习惯被扰乱。产品研发过程中,倍轻松始终坚持中医理念与现代科技的融合。这种融合并非简单嫁接。倍轻松与医学专家、医科大学等机构深度合作,将中医穴位理论转化为产品设计参数。例如眼部按摩器的气囊分布、头部按摩仪的触点精度,都经过数万次临床试验,确保“穴位点的准确度”。
谈及倍轻松的竞争优势,马学军认为,公司的优势是有真实的使命,希望帮助消费者解决健康问题。即便面临竞品模仿,马学军坦言,竞品也是对倍轻松产品理念的认同,“竞品正是帮我们把市场培育起来”。
展望未来,倍轻松有着清晰的目标和规划。在马学军的描述中,倍轻松立志成为一家深入专研健康业务的企业,做对健康有影响力的事。“希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能够影响大家,形成健康的生活理念。因为保持健康需要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