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手!鸡蛋期货2507合约交割配对量创历史新高
来源:期货日报作者:邬梦雯2025-07-09 10:54

7月伊始,鸡蛋期货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2507合约滚动交割量已达290手(1450吨),交割配对手数达586手,创国内鸡蛋期货单合约交割配对新纪录。

图为鸡蛋2507合约交割数据

图为鸡蛋2507合约交割配对数据

市场信息显示,本次交割中,卖方以国内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和贸易企业为主,买方以浙江地区机构投资者为主。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当前鸡蛋期货2507合约虽然仍处于升水结构,但随着近日的下跌,期现价格已逐渐收敛。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货价格承压的背景下,蛋鸡养殖企业通过在期货市场卖出套保并实现交割,有效锁定了鸡蛋销售价格,弥补了现货端的亏损。从数据来看,相比现货市场同期2.50元/斤的成交均价,期货套保为企业提供了0.30元/斤左右的套保利润。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鸡蛋期货此次天量交割验证了三项机制的有效性:一是滚动交割制度保障了大宗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二是鸡蛋期货质量标准体系支撑了鲜品交割的品控需求;三是产业客户对套期保值工具的运用更趋成熟。

市场人士认为,买卖双方基于不同研判逻辑的交易行为,客观上促进了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

在交割流程平稳落地的同时,鸡蛋期货各合约价格近期呈现回调态势。

光大期货研究所鸡蛋分析师孔海兰介绍,截至7月8日,鸡蛋2508合约对应全国均价的期现基差为-995元/500千克,期货升水水平处于历史同期相对高位。相较于8月合约,2507合约已进入交割月,基差为-348元/500千克,期货升水较小。

“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短期基本面偏空的格局尚未发生实质性改变,鸡蛋期现货价格正在探底。”孔海兰说。

在一德期货生鲜畜牧产业分析师侯晓瑞看来,当前鸡蛋盘面表现为“近弱远强”。现货偏弱导致市场对后市预期有所下调,但各合约升水挤出并不明显,后续现货上涨兑现后,期货升水将明显挤出。目前盘面更多受现货价格变化及限仓等因素影响。

据了解,当前鸡蛋现货主产区均价在2.50~2.65元/斤,处于年内低位。“鸡蛋期货主力2508合约当前跌至3445元/500千克,升水幅度在800~1000元/500千克。远月2509合约价格在3550元/500千克附近,升水幅度更大,反映旺季预期。期货盘面连跌后,升水部分挤出,但仍处于高位,主要原因在于现货表现疲软。”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对记者表示,市场提前交易8—9月中秋备货、开学带来的需求旺季。

“具体来看,供应压力集中在近月,远月则存在产能优化预期。基于此,盘面呈现‘近弱远强’格局,但需警惕近月流动性风险,如限仓、换月等带来的冲击。”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说。

从基本面来看,目前鸡蛋处于全年需求淡季,叠加产能过剩导致的供给压力,基本面维持弱势格局。孔海兰介绍,6月中下旬鸡蛋现货价格阶段性反弹,6月底再度恢复下行趋势。截至7月8日,卓创样本点统计的主流市场褐壳鸡蛋日度均价为2.45元/斤,创年内新低。此外,低价区蛋价已跌至2元/斤附近。

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表示,三重因素导致近期鸡蛋价格走低:一是产能持续扩张,导致供应阶段性过剩。当前蛋鸡存栏量升至历史高位。卓创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在产蛋鸡存栏量达13.34亿只,6月进一步升至13.40亿只,同比增长6.77%,创近三年新高,预计7月存栏量增至13.50亿只。二是需求季节性疲软。6月南方进入梅雨季,高温高湿天气导致鸡蛋储存难度加大,贸易商采购谨慎,同时学校放假减少集中消费,叠加替代品冲击,猪肉、鸡肉价格下跌,分流部分鸡蛋需求。三是成本支撑减弱,淘汰延迟加剧供应压力。当前饲料价格下行,豆粕、玉米价格较往年明显下行,单斤鸡蛋饲料成本降至2.6~3.0元,削弱成本支撑。此外,7月存在延淘预期,部分养殖户计划在中秋节前高价出栏老鸡,导致7月实际淘汰量可能低于理论值,理论出栏量约8000万只,延缓产能去化。

此外,侯晓瑞认为,近月合约升水较高,而现货表现却不及预期,这是导致近期期货价格大幅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产能去化有限的情况下,季节性上涨空间存疑,各合约在高升水状态下出现明显下跌行情。

对于蛋价后市表现,侯晓瑞认为,蛋价继续下跌幅度或有限,下方存在冷库等抄底力量,但上涨亦需要天气及需求的配合。当前供应压力偏大,季节性反弹时间可能在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涨至高位,后续随着中秋备货开启,前期库存也将陆续投放市场,进而对蛋价产生压制。

“在产能高位运行格局下,产能去化依赖亏损深度。若蛋价持续低于饲料成本超两个月,可能触发大规模淘汰,否则供应宽松格局难改。现货价格方面,预计7月中下旬梅雨季结束后,仓储改善或触发下游补库。现货价格有望在7月震荡筑底,在8月至9月旺季窗口迎来温和上涨,上涨主要驱动在于季节性需求爆发以及前期淘汰量累积,产能去化不足或限制涨幅。10月至12月需求回落,产能去化效果显现,现货可能出现小幅回落,届时关键验证在于产能去化情况。”中信建投期货研究团队表示。

责任编辑: 冉超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