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领域产品亮相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 (前海管理局供图)
7月6日,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工作前海推进会在深圳前海召开。会上,深圳市政务服务和管理数据局和前海管理局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数字深圳联合创新中心(前海),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也同步揭牌启用。
据悉,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立足打造全要素、综合型应用场景创新中心,正式启用后将按照“政府支持、市场运作、特色布局、多元参与”原则,着力破解技术创新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加速更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率先应用、推广、迭代,打造“湾区协同—全国辐射—全球链接”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器,推动产业创新发展。
会议同步发布了涵盖公共服务、城市安全、医疗卫生、教育服务等多个领域的深圳市应用场景创新工作“能力清单”“需求清单”和首批政务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首批应用场景供需双方代表现场签约,达成7项合作意向,标志着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生态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现场还邀请了众多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企业参加,企业纷纷对于前海推进应用场景创新工作表示支持和认可。深圳商汤负责人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是一个能为深港企业提供“供需桥梁”的开放平台,表示愿意发挥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三要素“智能算力、算法模型、数据应用”维度的专业化优势,在大湾区打造更多AI终端应用示范。阿里云深圳公司表示将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及数字深圳联合创新中心发布的人工智能场景,通过先实验后实战,推动“场景创意”向“落地应用”的全链条价值转化。蒙泰空链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王泽众表示,希望能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前海),让更多人了解公司的前沿技术和产品,也期待能通过中心的平台优势,帮助公司链接有技术需求或合作意向的企业,推动深度合作。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平台,前海合作区依托制度创新、深港合作、产业融合、金融赋能等方面叠加优势,率先建设应用场景创新中心,强化与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深港汇”双向总部基地、深圳·前海e站通等平台载体联动,探索“香港研发+前海验证+湾区推广”模式,助力大湾区建设全球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首批将围绕产业、民生、政务三大方面,聚焦人工智能与具身机器人、绿色能源、低空经济、海洋经济、新型消费、家政养老、城市治理、政务服务八大领域,挖掘和设计应用场景,推动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
接下来,中心将逐步建立完善全流程、全链条的应用场景供需对接体系,探索“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精准匹配—要素支撑—生态协同”的应用场景创新路径,计划每年挖掘应用场景不少于100项,征集技术产品不少于100项,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在大湾区、在深圳率先应用推广,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探索“前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