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建筑设计领域迎来了一位“90后”女性新生代领导者。国内首家IPO上市的设计公司——中衡设计发布公告称,同意提名创始人冯正功之女、1993年出生的冯嘉音为公司非独立董事。
在当下中国企业界的接班浪潮中,一个显著趋势正在形成:越来越多优秀的女性继承者正以“领航者”的姿态,逐渐打破商业世界的性别天花板。无论是执掌千亿资产的商界翘楚,还是崭露头角的“90后”新秀,在企业传承中,女性继承者正在展现独特的“她力量”。
执掌千亿资产女性继承者
从华为孟晚舟到娃哈哈宗馥莉,从美高梅中国何超琼到周大福郑志雯,这些继承者的名字所代表的已不仅是个人成就,也是一个群体性的商业现象——多位女继承者正在成为千亿资产商业巨轮的掌舵者。
娃哈哈营收重回700亿,是宗馥莉接班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绩单。1982年出生的宗馥莉,在早年留学归来后,并未直接进入集团核心管理层,而是先从市场部基层做起,逐步熟悉饮料生产、供应链管理与渠道布局。她的商业能力,从一手打造的宏胜饮料集团可见一斑:该企业从一条生产线起步,发展至拥有20个生产基地、40多家子公司及100多条生产线的规模,更在2020年跻身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同时,在2018年负责娃哈哈业务后,宗馥莉还主导推出了“AD钙奶低糖版”“营养快线升级版”等产品,精准契合年轻消费群体需求。在2024年10月揭晓的胡润百富榜中,宗馥莉以810亿元身家登顶中国女首富。
1972年出生,如今身为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兼首席财务官(CFO)的孟晚舟,则向世界展现了女性领导者面对逆境时的非凡韧性。在加拿大被非法拘押的1028天里,她始终保持着令人敬佩的冷静与专业,通过多次公开演讲清晰阐述华为的全球化战略与技术理念,为企业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理解与支持。孟晚舟的商业智慧与领导力早在2003年就开始显现,当时她主导推动的华为财务数字化变革,建立了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实现了账务透明化与合规化,将数据转化为公司的战略资产,这为华为后续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2025年3月发布的福布斯中国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中,孟晚舟位居第3名,再次印证了其商业成就。
2025年4月再次当选为新希望董事长的刘畅,正续写着女性接班故事。1980年出生的刘畅,自2013年从父亲刘永好手中接棒出任新希望六和董事长以来,通过大刀阔斧的技术改革、国际化人才引进和海外市场开拓,成功推动集团完成了从传统“饲料大企”到“食品产业”的战略目标。在刘畅的带领下,新希望集团在2024年的业绩中,不仅实现了千亿营收的目标,更成功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之列。在2025年春天的股东大会上,刘永好正式退出任职26年的董事会,将舞台彻底交给了刘畅。与此同时,在《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当中,刘畅也成功上榜,这也是她首次在这个全球影响力榜单中占据一席之地。
“接班不是接职位,而是接使命。”刘畅的这句话道出了当代女性接班人的共同心声,她们既要延续家族的商业基因,更要为企业注入适应时代的新生命力。
90后新生代女继承人涌现
随着中国创一代企业家陆续步入退休年龄,2025年上半年家族企业迎来了一波二代“接班潮”。在这股浪潮中,多名“90后”女性接班人的陆续亮相尤为引人注目。
2025年6月,国内建筑设计领域第一家IPO上市公司中衡设计发布公告:创始人冯正功之女,毕业于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的冯嘉音被提名为公司非独立董事,1993年出生的冯嘉音将协助新任董事长推动公司业务转型与海外布局。
5月初,洪通燃气创始人刘洪兵之女刘欣也正式进入公司董事会,这位拥有曼彻斯特大学金融会计双学位和伦敦大学学院经济学硕士学位的“学霸”,未来将负责战略投资业务。
1月初,光伏巨头天合光能更是直接任命实际控制人高纪凡之女高海纯为联席董事长,这位1993年出生,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的接班人将与其父高纪凡共同执掌这家百亿级企业。
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助理教授范昕宇分析:“这些90后女性接班人的崛起,部分源于这一代独生子女居多的客观现实,但更重要的是她们自身的卓越素质。”
他分析道,与父辈们“草根创业”的路径不同,这批90后女性接班人呈现出鲜明的共性特征:她们普遍具有全球化视野,大多拥有海外留学经历;同时专业背景多元,从金融、设计到工程技术不一而足;更重要的是,她们带着全球化视野和现代管理理念回归,更擅长在数字化转型、国际业务拓展等相比于父辈的“代际比较优势”领域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在接班风格上,女性接班人也展现出差异化优势。范昕宇在深入观察如前述高海纯等长江众多二代企业家校友接班案例后分析指出:“女性接班人与长辈的沟通平均比男性更顺畅。这背后是女性在沟通上的天然优势——她们更善于建立信任、化解矛盾,这在交接班的关键时期尤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现代化转型与女性接班人的崛起正在形成了“双向奔赴”的良性循环。范昕宇解释:“一方面,治理结构完善的企业更易接纳女性领导者;另一方面,女性接班人也更倾向于推动企业治理现代化。”他表示,这种互动关系在制造业领域尤为明显,女性接班人往往通过与现代化与国际化接轨的业务领域打开局面,再逐步推动全面改革,前文中孟晚舟与刘畅的接班轨迹,也都符合这样的模式。
女性接班的时代跃迁
在家族企业传承的历史进程中,女性接班曾长期被视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被动选择。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接班逐渐成为一种基于能力与时代性考量的“主动选择”。
这一转变在香港家族企业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就如郑裕彤家族第三代接班人郑志雯、李嘉诚基金会核心成员李思德等案例表明,即使在有男性继承人的情况下,家族仍可能基于能力与时代匹配程度的考量选择女性接班人。范昕宇对此分析道:“这种转变意味着东亚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正在现代企业的治理范式中逐步瓦解,女性在企业管理中的卓越能力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值得关注的是,现代企业中女性力量的展现形式正日趋多元化。以美的集团为例,创始人何享健的大女儿何倩嫦虽未直接担任集团高管职务,但作为盈峰慈善基金会理事,在家族公益事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样,李嘉诚的长孙女李思德自2020年起担任李嘉诚基金会董事,也在家族慈善事业中扮演关键角色,这种创新实践也拓展了女性参与企业治理的维度。
这种选择逻辑的变迁,深层反映了商业竞争本质的变化。范昕宇指出:“在此前的传统企业中,往往需要‘比男性更像男性’的领导者,因为那个时代比拼的是体力、魄力和杀伐果断的决策力。但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决策者需要的核心素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沟通能力、情感智慧与系统思维变得更为关键。”
立讯精密董事长王来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候的一番自我描述或许最能概括这种新型领导力:“我是雌雄共体的——既有强势的一面,也会在公司高速发展、团队承受超常压力时,扮演妈妈和姐姐的角色,陪伴他们走过艰难时刻。”
当我们超越性别视角,转而聚焦更本质的领导力特质时,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所谓“女性领导力优势”,实质上是这个时代对所有领导者的期待——韧性、同理心、沟通能力与系统思维。正如范昕宇分析的那样:“我们不需要将领导力做关于性别的二元划分,真正重要的是培养这些符合时代要求的特质,无论男性还是女性。”
“我们的木船在岸上搁浅了。一些年轻人开着钢船,将航行得更远。”刘永好的生动比喻,不仅道出了传统企业转型的困境,也寄托了对新生代领导者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