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科创债ETF获批 深市指数化投资多点开花显活力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吴少龙2025-07-02 18:43

7月2日,南方、富国、嘉实、景顺长城科创债ETF正式获批。待基金发行结束,四只科创债ETF均在深交所上市。作为创新型债券指数基金,科创债ETF以精准跟踪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指数为核心目标,为投资者开辟了参与科创债市场的高效投资通道。

当前,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深化发展,指数化投资正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最新数据显示,6月25日境内ETF总规模突破4.3万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在此背景下,深证系列指数表现亮眼,截至6月底,其产品数量达159只,较年初增长15%;产品规模合计2838亿元,较年初增长12%,成为指数化投资浪潮中的重要力量。

债券、多资产等多元化配置需求激发

近年来,在市场行情的推动下,债券ETF规模持续攀升。其中,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为投资者配置中高等级债券提供了更为便捷、透明的交易渠道,年内规模实现爆发性增长。

截至6月底,深证基准做市信用债指数共发行4只ETF,规模突破470亿元,仅6月单月规模就增长超200亿元,“吸金”能力凸显。

与此同时,多资产配置需求也日益凸显。

上半年,深交所与深证信息联合发布首批股债恒定比例系列4条多资产指数及深AAA科创债指数,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业绩比较基准与投资标的,引发广泛关注。

据了解,4条股债恒定比例指数均包含股票与债券两类资产,其中股票资产选取国证自由现金流全收益指数,债券资产选取国证国债指数,每条指数采用不同恒定比例进行资产配置。

业内人士指出,此类多资产ETF将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未来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深市核心指数投资价值凸显

作为深市核心指数的代表,创业板指发布15年来,已成为兼具市场标尺功能与核心投资价值的“人气指数”。目前,创业板指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高达92%,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生物产业优势突出,占比分别达34%、24%和12%;2024年样本公司研发投入平均增长10%,彰显强劲创新活力。从基本面看,“十四五”以来,创业板指样本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达21%、14%,成长动能持续释放。

在产品布局上,创业板指体系日益丰富,截至6月底共成立49只指数产品,规模合计超1500亿元,有效引导资金流向“高成长、优创新”领域。同时,其国际影响力也不断提升,目前已在美国、巴西、韩国、新加坡等境外市场上市7只ETF产品,成为国际投资者配置中国优质创新成长企业的重要标的。

值得关注的是,6月16日创业板指编制方案优化与指数样本定期调整同步实施,通过引入ESG负面剔除机制和个股权重上限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指数的表征作用和投资功能。

广发创业板ETF基金经理刘杰表示,优化后的创业板指将更精准地表征新质生产力发展态势,为投资者把握转型升级红利提供优质载体。

富国创业板ETF基金经理曹璐迪则认为,此次修订推动创业板指从“宁组合”向多元化科技龙头进化,预计将吸引更多ESG偏好资金增配。

此外,机构对深市老牌宽基指数的青睐和配置需求也在持续提升。深证100汇聚新质蓝筹企业,突显大盘成长特征,具备较高长期配置价值,年内新成立7只指数产品;创业板50作为创新旗舰指数,在多次行情上涨期常充当市场先锋,年内新成立13只指数产品。从基本面看,深证100样本公司2024年累计分红超2700亿元,占深市总量的53%,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1%,在引导价值投资理念上发挥表率作用;创业板50样本公司中,约五成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成长韧性显著。

“创系列”特色指数扩容提质

围绕创业板市场特色优势,深交所近年来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指数及相关产品开发,引导资金向优质科技企业集聚。

目前,“创系列”指数已覆盖宽基、主题、策略、ESG等主要类型,从多维度表征新质生产力发展,跟踪产品规模超2000亿元,为投资者把握产业转型升级红利提供了丰富载体。

今年以来,市场机构纷纷加码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长坡厚雪”赛道的主题指数产品布局。以创业板人工智能指数为例,年内基金公司已申报10只产品,跟踪产品规模较年初增长超2倍。为进一步响应机构多元化投资需求,上半年深交所聚焦创业板行业优势,推出创业板软件、创业板电池、创业板算力基础设施、金融科技等特色主题指数,推动“创系列”投资标的持续提质扩面,为指数化投资注入新动能。

责任编辑: 王智佳
校对: 王锦程
声明:证券时报力求信息真实、准确,文章提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实质性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下载“证券时报”官方APP,或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即可随时了解股市动态,洞察政策信息,把握财富机会。
网友评论
登录后可以发言
发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证券时报立场
暂无评论
为你推荐
时报热榜
换一换
    热点视频
    换一换